名人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RealPlayer 10.0
MediaPlayer 9.0
Adobe Reader 7.0
CajView 6.0
FlashPlayer
伊万?伊利奇

  伊万?伊利奇(Ivan Illich, 1926~2002),当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批判家、教育社会学家,公认的“非学校化社会”的理论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领袖。他1926年出生于维也,曾在梵蒂冈罗马教皇大学攻读哲学和神学,并取得萨尔茨堡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学位。1951年赴纽约、拉丁美洲。终生致力于中南美洲及第三世界的教育改革,曾于墨西哥创设“泛文化文献中心”。伊利奇是一位在自然科学、神学、哲学、史学、教育学等方面有很深造诣的思想家。在此,我们着重关注的是他的非学校化思想。在教育方面,其代表作有《非学校化社会》、《学校教育的抉择》、《学校消亡之后是什么》,等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教育界开展的所谓的“向贫困开战”——即欲通过各种“补充教育”计划和方案的推行来改善穷人、黑人学生的教育、文化水平,从而摆脱贫困——以失败告终,暴露出了现行资本主义学校对穷人摆脱物质、精神贫困来说是无能、无用、无益的。于是,伊利奇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不可救药的资本主义社会,并称之为“学校化社会”,意即整个社会都如学校一样,是机构化的,制度化的,官僚化的,商品化的,是特权性的,垄断性的,异化人性的,它既导致物质上的贫富差别不断扩大,也导致依附与心理无能及以此为特征的贫困文化日益增强。在伊利奇看来,大而言之,现行学校是使社会堕落的罪魁祸首;小而言之,它既因其“课程化”而无法满足学生必修技能的需要,也因其“强迫性”而无法满足“自由教育”或“人性教育”的需要,唯一出路就是彻底废除学校,建立一个“非学校化社会”。于是,在伊利奇的领导下,掀起了“非学校化运动”。
  所谓非学校化社会主要是要改革社会中日益严重的学校化倾向,而使教育回复原有的精神与效果。伊利奇指出正规教育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知识的垄断,因而造成社会上的阶级结构。学校不仅利用了人们对教育的良好愿望,垄断了可用于教育的财力和人力,而且阻碍了社会中其它制度涉足教育领域,甚至他还认为不仅是教育,而且整个社会现实本身也已经学校化了。在学校教育制度下,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是:将套装教学和文凭关联在一起,使学生价值混淆,将社会角色的分配和学校教育学习内容加以融合,藉由课程的设置来分配社会角色。他认为,只有使得整个社会都充满学习机会,采用非正式学习方式时人们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学习活动,获得与真实生活世界不断适应与学习的效果。伊利奇主张摒弃社会中的学校并将被操控和压制的民众从这些机构中解放出来,他反对教育沦为政治、经济的控制工具,而强调追求个人的自主性,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根据无政府主义的精神,而进行个人自由抉择完成个人的目标。教育中的自由、尊重与公平精神的发扬,有助于破除社会知识的垄断与阶级利益的操纵而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
  伊利奇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自由参与的学习且来源不应只被限于学校,因为他认为人类大部份的学习并不是来自于学校的学习而是源于生活参与的结果。伊利奇认为学习必须从生活中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对象,唯有自由的学习才能确保学习者的自发性、独立性和责任感,且学会珍惜与别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伊利奇是位激进的教育思想家与社会改革者,但他所强调的人类自由、平等、爱、责任与人际亲密的关系却具有相当的人文主义色彩。
  伊利奇在批判制度化教育的同时,提出了四种学习的网络以替代现有的学校教育方式,个体可透过此四个渠道进行学习:(1)独立教育者体系的建立;(2)技能交换中心;(3)各种教育器物的接近;(4)基于相同学习兴趣的同侪相互学习。他认为此四种资源应大量公开提供,使大众都能便利而有效的利用。如此可避免学习的价值与来源被传统的学校制度窄化,而确保学习的自由,破除过度的教育官僚化,使学习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非学校的专利。
  伊利奇的目标是废除学校教育制度,或者保守一点说是废除学校教育制度在教育中的垄断地位。由于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核心,所以废除学校教育制度实际上也就是废除教育制度。然而,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教育制度建设。显然,伊利奇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然而,伊利奇对制度化教育、制度化学校的分析与批判并非不无道理。伊利奇的观点至少告诉我们,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学校对于人的真正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与其它的教育形式配合起来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也告诉我们,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学校自身确实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做较大的改进。

                                                                    

本文章共1页       第 1  页
制作维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Copyright 20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