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参】
1、张崇琛著:《中国古代文化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该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文化最基本的方面来加以介绍和论述。
全书共分十三章,除第一章从宏观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与特点进行整体把握外,其余十二章均按不同的文化领域来进行介绍。在论述过程中,尽量做到紧扣本题,不枝不蔓,以使读者能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一种较为全面、又简明具体的认识。
该书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有:天文、历法、地理及行政区划、职官、科举、姓名称呼、婚姻、宗法、饮食、衣饰及经学和宗教等。为了使读者能有一种纵贯性的印象,对上述内容的介绍,基本上是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来进行的。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该书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教材,意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富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
该书主要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发展历程、文化交流、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等方面来介绍中国文化。
3、曹胜高编著:《国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国学通论》教材编写目标明确,紧扣住学生们对国学知识体系建构的需要,培养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意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底蕴。
该教材脉络清晰,体系完善。其涵盖了国学的基本内容。具体分析了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佛教、道教、音乐、书法、绘画、天文、历法、地理、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等学科的主要特点、基本内容及研读方法。与其他教材相比,份量适中,与中文专业其他课程形成有效的互补,并做到对相近内容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加以补充和提升。
该教材深入浅出,广而不散,注重引导、相机而发,为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术概括的能力,尤其以研究型学习作为教材撰写的立意,持续提升学生们对传统知识体系的反思、探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了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是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
该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提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该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
2、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该书写于抗战时期,是钱穆先生第一部讨论中国文化史的系统著作。该书的重点虽然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共同问题。
该书的章节为:第一章,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第二章,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和;第三章,古代观念与古代生活;第四章,古代学术与古代文字;第五章,文治政府之创建;第六章,社会主义与经济政策;第七章,新民族与新宗教之再融和;第八章,文艺美术与个性伸展;第九章,宗教再澄清民族再融和与社会文化之再普及与再深入;第十章,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附录,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第三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该书以宏大的构思、新颖的理论、丰富的内容和严谨而优美的文笔,全景展现了中华文化生成机制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既可作为文化史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又可为普通读者领略中华文化精髓提供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指引。
上编从地理背景、经济土壤、社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成机制,重理论而又多有丰富史料的佐证;下编勾画了自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段内中华文化自发生到一统、多元、隆盛、内省、融合、陈暮开新、烂熟式微、蜕变新生的发展历程,多描述而又不乏精辟议论的概括。
4、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该书是一部集众家之长的、较系统全面的中国文化史著作,具有知识的普及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作者以纵横交错的构架和明白晓畅的语言,概括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乃至园林、图书、衣食住行等,既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入门指导,也是研究中国文化源流的必备参考。
全书共分四编,每编分若干章,它们既自成体系,又互相联系,构成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绚丽多姿的风貌。部分篇章后附有代表性的插图,是书中文字的形象印证和补充。
该书可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用书,也可作为公务员、教师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了解、掌握中国文化历史知识的自学进修读本。
5、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志》(十卷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文化通史》共10卷500余万字,包括《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两宋卷》、《辽西夏金元卷》、《明代卷》、《清前期卷》、《晚清卷》、《民国卷》,
并配有大量珍贵插图。
该书力图突出一个“通”字。从纵向上说,要求全书各卷之间脉络贯通,要于沿革流变之中体现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从横向上说,当避免写成部门文化的简单拼盘,要注重时代精神对文化现象的整合,注重诸文化部门的内在联系及其不平衡的发展。同时注意文化的层间、空间差异,以及二者间的互动关系。
6、虞云国,周育民著:《中国文化史年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本年表内容起自远古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体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以一般学者公认的属于文化范畴的思想、哲学、宗教、教育、学术、法律、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伦理道德、体育卫生、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为主要内容,尽量使中国的文化制度、政策、事件、人物、社团、流派、著述、发明、民族文化交流和中外文化交流都能有所反映,且对于历史进程与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事项,亦择要列入。
该书对文化史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和对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有非常强的工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