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跨学科、超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是教育部所规定的高等院校公共必修课。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文化的构成、历史形态及研究方法,系统讨论中国文化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具体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形成、中国文化的特质、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宗法制度、礼乐秩序、宗教信仰、政治文化、民风民俗、中国文化的发展等内容。
  本课程属于网络课程,可用于文、史、哲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硕士及网络在线学习者的学习,也可以为中小学语文、历史教师及学生家长作为参考。
  本课程共10章,38个专题。共20周的课程,每周2学时,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38学时为教学学时,2学时为考试学时。

教学周

周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周

2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形成(共3学时)

单元一:中国文化的发祥

1学时

单元二:
中国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

1学时

第二周

2

单元三: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1学时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特质(共4学时)

单元一: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1学时

第三周

2

单元二:崇德利用与尚中贵和

1学时

单元三:内圣外王与家国天下

1学时

第四周

2

单元四:刚健有为与安然处世

1学时

第三章:政治文化(共4学时)

单元一:职官制度

1学时

第五周

2

单元二:法律制度

1学时

单元三:科举制度

1学时

第六周

2

单元四:军事制度

1学时

第四章:礼乐秩序(共4学时)

单元一:五礼

1学时

第七周

2

单元二:乐舞

1学时

单元三:伦理道德

1学时

第八周

2

单元四:教育教化

1学时

第五章:宗法制度(共4学时)

单元一:宗法制度的发端

1学时

第九周

2

单元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1学时

单元三:宗法制度的内容

1学时

第十周

2

单元四:宗法制度的演变

1学时

第六章:天文地理(共4学时)

单元一:天文历法

1学时

第十一周

2

单元二:四时节气

1学时

单元三:疆域沿革

1学时

第十二周

2

单元四:行政区划

1学时

第七章:衣食住行(共4学时)

单元一:饮食习惯

1学时

第十三周

2

单元二:衣着服饰

1学时

单元三:建筑形制

1学时

第十四周

2

单元四:交通工具

1学时

第八章:民风民俗(共4学时)

单元一:婚姻制度

1学时

第十五周

2

单元二:丧葬制度

1学时

单元三:岁时节令

1学时

第十六周

2

单元四:方术禁忌

1学时

第九章:宗教信仰(共4学时)

单元一:神本与人本

1学时

单元二:佛教

1学时

单元三:道教

1学时

第十八周

2

单元四:儒学的宗教功能

1学时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展望(共3学时)

单元一: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1学时

第十九周

2

单元二:中国文化的当代重构

1学时

单元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1学时

共计

38

十章

38个单元

38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