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资料】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没有经过许多层次阶段,而是一步登天;所以现在只有等着人家前来接受它。否则只是一个古董,人家拿它没办法,自己亦无办法。
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我只指出两大古怪点:一是那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前的文化;一是那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在世界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我可能比其他的普通人不同一点的,就是我好像望见了,远远地看到。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王阳明,看到了孔子。我是望到,远远地望到,并且还不能很清楚地看见;好像天有雾,在雾中远远地看见孔子是怎么回事,王阳明是怎么回事。
——梁漱溟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从中国人的家说起
第三章 集团生活的西方人
第四章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第五章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第七章 理性——人类的特征
第八章 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
第九章 中国是否一国家
第十章 治道与治世
第十一章 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第十二章 人类文化之早熟
第十三章 文化早熟后之中国
第十四章 结论
梁漱溟“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学术思想自定位为:“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柢”(《朝话》),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全书通过三个辑子,各有侧重地向人们阐释了“中国文化之精神”、“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引外国的长处”等三部分内容,汇集了国人品格、文化通病与奇迹、道德与宗教、民族精神、人权自由、社会构造与制度、人生态度等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