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制】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隋文帝于开皇三年“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二级制,后来便很快推行到全国。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8326cffc1e178a821f1a16e2f603738da977e84a.jpg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于贞观元年,又将全国划分为10道,即关内、河甫、河东、河北、山甫、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诸道。

 

 

 

 

 

 

  “安史之乱”后,又有了以掌兵权的节度使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每一节度使都可管数州,其辖区也都叫  “道”。这种道实际上已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单位了。

  唐代的行政区划,除了继承前代的州、县外,唐太宗创“道”,唐玄宗开“府”,唐睿宗又把节度使变为正式建置,这样,便使唐代的行政区划又变为三级制。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ancitech/science/image/02/s1b_ae04_s03.jpg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宋太宗实行中央集权,取消了节度使,让各州直接归属巾央。但中央还是无法统管全国的州,所以又在州上设“路”。

 

 

 

  两宋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行政区划单位,主要的是“军”和“监”。“军”在唐代是军事单位,称“军镇”,至宋则演变为地方行政单位。“监”是五代初出现的,最初是国营企业(如矿冶、铸钱、制盐、牧马等)的管理机构,宋时也演变为地方行政单位。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进入 省制 环节继续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