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媵妾制】
一、媵制
古时“国有媵制”,此乃氏族首领独享之婚姻形式。即子女从嫁,岳家须以同姓平辈或侄辈之女作为陪嫁。陪嫁之女,自然属于媵妾。
“媵妾制”,又称“娣媵制”。所谓“娣”,即“从姊共嫁之妹”。古时对妹称女弟,或以“女”作“弟”字偏旁,谓之“娣”,以示其性别。
当时有诸侯“一娶九女”之俗。一国之君嫁女,则同姓两子国之君亦以同样数量女媵陪嫁。每国合娣侄为三人,三国相加即九女。这种以国之本位通婚,主要流行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借联姻而扩大政治势力。
二、妾制
妾制的出现较腾制稍晚。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些服劳役的奴脾,故又称脾妾。当然,脾妾也兼有为主人繁殖后代的任务。统治阶级为保证其财产有足够的继承人,所以就希望“多子多孙”。但正妻只能有一个,于是便通过“妾”来加以补充。
妾的来源主要有三:
一是被掠夺来的女奴或普通妇女。
二是罪犯的妻女。
三是被典变的贫家妻女。
除此之外,凡未经明媒正娶的女子,亦称为“妾”。历史上有许多自由恋爱的女子,虽男女双方感情甚笃,但因未经明媒正娶,到头来还是只能处于“妾”的地位。
妾制是摧残和侮辱女性的一种婚制,其弊病是十分明显的。历代虽有一些妾会因色艺而受到主人的宠幸,但更多的却是由妻妾间的不和而导致妻对妾的迫害。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进入 聘娶制 环节继续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