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简介】

  民俗才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与意志。民俗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不依靠典籍,更不依靠科学文化的验证,它依靠的是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自理信仰。   中国民俗源远流长,“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时代、一个阶段崇尚一种风或多种风气,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形成和流行各异的习俗。这些习俗,有的浪漫而美妙,有的神秘而阴森,有的愚昧而可笑。但无论良俗、陋俗、奇俗、怪俗,或良善杂处之俗,都是中国民俗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它们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笔珍贵遗产。

  
  学员学习完本章的内容,应该掌握:
  1、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2、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
  3、中国古代的方术禁忌。
  4、中国古代的岁时节令。

  
  

  
  民俗是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的风俗习惯是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反映,又是表现民族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文化心态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民俗,是了解传统、进行文化改造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不可不予以高度关注。

  
  重点:学习婚姻制度、丧葬制度、禁忌、节日等知识点。
  难点:理解民俗在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主讲教师:曹胜高
  辅导教师:于涌

  
  共计6学时,单元一、单元三为1学时,单元二、单元四为2学时。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进入 领取任务 环节继续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