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
辽朝(公元907年─950年)
或称大辽或辽国,又称契丹,简称辽,是由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辽”字在契丹语是镔铁的意思。辽国的原名为契丹国,于916年建立,开国君主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辽”,是当时与北宋对峙的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王朝。直到1125年辽为金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1年,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所灭。辽时自太祖耶律氏一直就以正统王朝正统自居,自比汉唐。而且他们一直是尊崇儒家学说,律令和汉地无异!包括现在俄罗斯也称中国为“契丹”!那大宋位置往哪摆??
都不算,中原乃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只有统一九州才算统一,而契丹并未统一,契丹的宋朝都不算统一王朝,只不过是中国历史分裂的局面
首先,从宋朝自身而言:
1)宋朝要比历史书上所写的强大得多,中国封建社会得代王朝都是帝国,经济军事实力都是相当雄厚的。辽金不能彻底灭掉宋朝主要是因为在军备、科技、先进战术以及管理模式上的落后。毕竟是少数民族,他们在各方面都是相对闭塞的。
2)宋朝打的是反侵略战(记住考试不要这么说,会说你不支持国家的历史统一性,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天时地利人和,在自己的土地上战斗当然是自己比较熟悉地形了,再说宋朝疆土辽阔,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如果没有朝廷的腐败和无能,是绝对可以打败那些少数民族的。
从辽金来说:
这些少数民族虽然后来显得很强大,但是他们自身还是很胆怯的,不管是元朝还是清朝,这些平定江山了的少数民族还是在文化统治上会显出相当大的自卑。这就是说自古以来的非汉族人都是很怕汉族人的,因为汉族一直都是中国的正统民族,拥有聪明的才智、先进的科学文化、繁荣的经济。他们在进犯宋朝的时候,自己也是担心的不行,政策方面,也是以“骚扰”为战略,不敢真正放手去大举进攻,他们深知汉族帝国的强大,而这种强大在他们的眼里,在一定程度上又被夸张的扩大化了。所以他们的畏惧心理也导致了没能彻底消灭宋朝。
由盛而衰(1031年—1100年)
兴宗与法天后
1031年(辽太平十一年),圣宗去世,长子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兴宗继位后,其生母顺圣元妃萧耨斤自立为皇太后摄政,改元景福,并把圣宗的养母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迫死。并重用了在圣宗时代被裁示永不录用的贪官污吏以及其娘家的人。兴宗因无权而不能救,母子因此结怨。萧耨斤对兴宗并不信任,打算密谋废掉兴宗,立次子耶律宗元(即耶律重元)为皇帝。宗元把这一事告诉兴宗。兴宗怒不可遏,于1034年(辽重熙三年)用武力废除法天太后,迫法天太后“躬守庆陵”。大杀太后亲信。七月,兴宗亲政。修建陵园安葬齐天皇后。而后,把萧耨斤接了回来,并与她保持十米的距离,以防不测。兴宗母子的感情裂痕始终没有填平。
兴宗在位时,辽国势已日益衰落。而有兴宗一朝,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势,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交纳岁币,反而辽内部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兴宗还迷信佛教,穷途奢极。兴宗曾与其弟宗元赌博,一连输了几个城池。
他对自己的弟弟宗元非常感激,一次酒醉时答应百年之后传位给宗元,其子耶律洪基(后来的辽道宗)也未曾封为皇太子,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已。种下了道宗继位后,宗元父子企图谋夺帝位的恶果。
1054年(辽重熙二十三年)八月,兴宗驾崩。
重熙增币
由于,宋朝因不承认西夏李元昊建国称帝的合法性,与西夏爆发了长达三年的战争。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三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而辽朝趁北宋内外交困之际,打算南下侵宋。在征求张俭的意见后,一面派其弟耶律宗元和萧惠在边境制造欲攻宋的声势,一面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于1042年正月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
宋朝方面早已知情,故朝野有备,有警无忧。宋方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于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中,再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兴宗还派耶律仁先和刘六符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宋仁宗也委曲求全予以应允,而条件是辽朝须约束西夏与宋和谈。因此,在辽、宋和好之后,辽、夏关系恶化,辽、夏之间爆发了战争,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均遭失败。而西夏也愿息兵,仍旧向辽朝称臣进贡。
道宗时期
道宗继位后,宗元始终有谋夺帝位的意图,在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宗元听从儿子的劝说,发动叛乱,自立为帝,未几被道宗所平,宗元自尽。史称滦河之乱。
道宗在位期间,辽政治腐败,国势逐渐衰落。道宗并没有进行改革图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这时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道宗还重用耶律乙辛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导致的听信乙辛的谗言,相信皇后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通奸而赐死皇后。而同时乙辛为防太子登基对自己不利(因为道宗只有皇太子这个儿子),故陷害皇太子谋反,杀害了皇太子耶律浚。史称十香词冤案。
后来,一位姓李的妇女向道宗进“挟谷歌”,道宗才把皇太子的儿女接进宫,大康五年(1079年)七月,耶律乙辛乘道宗游猎的时候谋害皇孙,道宗接纳大臣的劝谏,命皇孙一同秋猎,才化解乙辛的阴谋。大康九年,道宗追封故太子为昭怀太子,以天子礼改葬。同年十月,耶律乙辛企图带私藏武器到宋朝避难,事涉被诛。
灭亡(1101年—1125年)
天祚嗣位
天祚帝是辽道宗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道宗的太子耶律浚,母亲是萧氏。六岁时他被封为梁王,九岁时燕国王。1101年正月,道宗薨,临死前立耶律延禧为继承人。天祚皇帝是他的尊号。二月改元乾统。
天祚帝继位后西夏崇宗因受到北宋攻击一再向辽求援,并求天祚帝女尚公主为妻,最后天祚帝于1105年将一个族女耶律南仙提升为公主嫁给了夏崇宗,并派使者赴宋,劝宋对西夏罢兵。
阿骨打叛辽
1112年(天庆二年)二月十日天祚帝赴春州,召集附近的女真族酋长来朝,宴席中醉酒后令女真酋长为他跳舞,只有完颜阿骨打不肯。天祚帝不以为意,但从此完颜阿骨打与辽朝之间不和。从九月开始完颜阿骨打不再奉诏,并开始对其他不服从他的女真部落用兵。1114年(天庆四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一开始天祚帝不将阿骨打当作大的威胁,但是此年所有他派去镇压阿骨打的军队全部被战败。
1115年(天庆五年)天祚帝开始觉察到女真的威胁,下令亲征,但是辽军到处被女真战败,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耶律章奴在上京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这场叛乱分裂了辽朝内部。此后位于原渤海国的东京也发生高永昌叛乱自立。这场叛乱一直到1116年(天庆六年)四月才被平定。但是在五月女真就借机占领了东京和沈州。1117年(天庆七年)女真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这年完颜阿骨打自称皇帝,建立金朝。
耶律淳称帝
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夹山;三月,耶律淳在燕京被耶律大石、李处温等人拥立为皇帝,是为北辽的开始,百官上尊号为天锡皇帝,改年号建福元年,降天祚皇帝为湘阴王,并遣大使奉表于金国,乞为附庸。可是事未完成,他就病死,妻德妃称制,改年号为德兴。
此时大臣李处温父子觉得前景不妙,打算向南私通宋的童贯,欲劫持德妃纳土于宋。向北私通金人,作金的内应。后她发现他私通宋、金的罪行把他拘捕并赐死。当年十一月,德妃五次上表给金朝,只要允许立耶律定为北辽皇帝,其他条件均答应,金人不许,她只好派兵把守居庸关,没能守住,金兵直奔燕京。德妃带著随从的官员投靠天祚帝,天祚帝将他诛杀。
天祚帝被俘
1120年(天庆十年),金攻克辽上京,留守萧挞不也投降。到1121年(保大元年),辽已经失去了其地盘之半。而辽朝内部又发生了因为皇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内乱,天祚帝杀他的长子耶律敖鲁斡。这使得更多的辽军感到不安而投靠金朝。1122年正月,金攻克辽中京。由于战场上消息不通,辽朝内部又以为天祚帝在前线阵亡或被围,于是在燕京立耶律淳为皇帝,进一步扩大了辽朝内部的混乱。而辽朝的大臣也各不自保,有的与北宋大臣童贯通气打算投降宋朝的,有的则想投降金朝。十一月居庸关失守,十二月辽南京被攻破。1123年(保大三年)正月,在上京的回离保(萧干)叛金,八月平定。
1124年(保大四年),天祚帝已经失去了辽朝的大部分土地,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儿子和家属大多数被杀或被俘,虽然他还打算收复首府燕州和云州,但是实际上他已经没有多少希望了。1125年(保大五年)二月,天祚帝在应州被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被降为海滨王。1128年,天祚帝病故,遗臣萧术者对故主行人臣之礼。契丹和辽共历时210年,历经9位帝王。
大辽的延续—西辽
此后,辽代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残部,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一带。1130年,由于受到金兵的压迫,大石决定放弃蒙古高原,率部西征。1132年,大石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年号延庆,称菊儿汗。建立西辽帝国(即黑契丹karakitai),首都虎思斡鲁朵,史称西辽,曾一度扩张到中亚,成为中亚强国。1143年,大石死后,经历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耶律直鲁古、屈出律的统治。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立国凡87年。至此辽的国祚才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