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沿革】

  1999年,国家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标志着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始起步和探索。但经过十数年的发展,该课程目前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与学时规定,各学校因情况而异,或开设或不开设,或课时多或课时少,或全校任选或专业指选,或考试或考查,或高年级开或低年级开,或大班讲座或小班讲专题,诸多情况,也说明了该课程的还未成熟,配套的教材也在进一步摸索中。

一、前期摸索阶段

http://img.bimg.126.net/photo/C1hf6HESFpeGranW0lfFoQ==/3158149238694133509.jpg
  1978 -1979年复旦大学成立了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设立了近代文化史研究室。紧随着,蔡尚思的《中国文化史要论》正式出版,这标志着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经过三十年的沉寂后,又开始在高等教育和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文化元典”的确立,确立中国文化概论的基本格局

http://www.jcph.com/images/fenmian/7208008760.jpg
  1990年出版了中国文化史通史领域的扛鼎之作《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在本书中提出了“文化元典”的理论的雏形,并系统的阐释了文化元典的内涵,解释了中华元典包藏的基本精神。

三、本科生与研究生教材陆续出版

  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化史著作中,绝大部分是应各地高校开设中国文化史课程的需要而编写的,内容多有重复,鲜明的观点不多。
  http://img38.ddimg.cn/81/13/20386458-1_o.jpghttp://www.yourbooks.la/images_h6d7s8k4f8/20100410/9227683-1_o.jpg
  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许结:《中国文化史论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http://www.96192.com/uploadfile/bigpic2771/9309005.jpg
  王锦贵:《中国文化史简编》,张崇琛:《中国古代文化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21bCmkcjqgL._SL500_.jpg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李山:《中国文化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四、大型中国文化通史著作集中出现

  中国文化史研究前沿的学者们集结在一起,共同编写更为详尽全面的中国文化通史著作,编写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
http://www.cp.com.cn/bcimages/20041229092455532.jpg
  任继愈主编: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郑师渠主编: 《中国文化通志》(十卷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