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实验6:言行一致实验

    言行一致的实验研究是米谢尔等人(Mische1&Libert)于1966年进行的,以揭示成人言行不一致对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他们让儿童玩小型滚术球游戏,即由儿童按一定规则将术球投入球门,投中得分,得20分以上可得奖。如果儿童严格遵守规则,得奖的机会很少;但如果不严格按照规则,或偷偷违犯规则,就有可能得分受奖。在第一阶段,让儿童与成人一起玩,并把儿童分为两组,在第一组中,成人的言行一致,他们不仅告诉儿童守规则,而且自己也遵守,在第二组中,成人口头上要求儿童守规则,自己却当着儿童的面不严格遵守。此时成人的言行不一致,但儿童在成人面前仍然严格遵守规则。在第二阶段,儿童独自玩这种游戏,其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孔而被观察到,实验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得奖次数很少,仅占总次数的1%左右,说明绝大多数儿童严格遵守规则,第二组儿童的得奖次数占总次数的50%以上,说明他们离开成人后就开始按照成人的那种低标准去要求自己。在第三阶段,实验者将两组儿童放在一起玩。结果发现,由于第二组儿童的影响,第一组儿童也降低了标准,并将办法介绍给其他儿童。面究者认为,要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成人和教师不能只进行口头指导,还要给儿童树立以身作则的榜样,包括同伴中的榜样;否则,即使道德水平较高的儿童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