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 爱•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就没有小说。这是所有小说都具有的最高要素。” (故事 故事)
2. 小说情节的创造有一个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大体有四种方式:(改造 截取 组合 虚构)
3. 我国古代有“”的说法,即开头要漂亮,中间要浩荡,结尾要响亮。 (凤头、猪肚、豹尾)
4. 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是(白描)
5. 人称是一种独白和倾诉,读者处于位置;人称是一种客观描绘,读者处于位置;人称内在地具有一种“对话性”,读者会不自觉的“卷入”角色。 (第一 倾听者 第三 旁观者 第二)
6. 布托尔说“在小说世界中,第三人称‘代表’着有别于作者和读者的,第一人称‘代表’,第二人称‘代表’。” (小说世界 作者 读者)
7. 是一种最古老的最传统的叙述角度。 (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
8. 内视角是叙述者从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的角度出发,由这个人物的意识、感官来叙述观察,因此也叫(限制性叙述视角(次知视角、部分视角))
9. 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种:(讲述式、显示式)
10. 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著名技巧,指在出现相同的题目、题材、人物、事件的情况下,努力避免重复、雷同,写出新意来。 (犯中有避)
11. 这两种艺术技巧很难截然分开,的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 (《拣麦穗》)
12. 微型小说的一个创作原则是努力设置和建构(矛盾错位)

二、简答题

1、简述小说选材的原则

  1、选材的原则:围绕主题选材;选材要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生活选材;选材要典型、新颖

  2、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先天的劣势?如何克服“自我表现”倾向所带来的叙述劣势?

  2、第一人称叙述因为只能限于“我”的视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对大事件的全过程作全方位、多层面的展现;对“我”之外的人物的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更是难以揭示;也不便于写“我”的某些情况,如“我”的容貌、面部表情等。所以,当场面描写涉及到几个人时,第一人称就很难驾驭。另外,第一人称所具有的强烈的“主观性”以及“自我为中心”、“自我表现”的叙述态势,使读者在阅读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排斥性以及本能的厌恶。
  克服这种“自我表现”倾向所带来的叙述劣势方法:让主要人物为某种话语中的否定性人物即反面人物;如果主要人物为肯定性人物即正面人物,可以用采用肖像描写上的“自我揭丑”、“自我批判”、“自我忏悔”等方法来“解构”;还可以采用自我限制的方法,即叙述人“我”退居次要位置,充当次要角色。
 

  3、简述“春秋笔法”

  3、这种笔法源于孔子所著《春秋》,即在叙事状物中,寓褒贬、别善恶,不作外露的评判,而在行文中通过特定的词语显示意图,让读者自己细心体会的行文技巧,即为“春秋笔法”。又叫“皮里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