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艺术活动:艺术创作和艺术品

教师讲解

一、艺术创作
  (一)什么是艺术创作
  1、艺术创作的本质
  我们一向习惯于认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一种主体性行为,即艺术家进行艺术品创造的过程。按照这样的理解,艺术家就是艺术品的主体,也是艺术的主体了。但这种常识之见是一种错觉。
  一个很显然的事实可以说明这点。我们都知道,在原始时代,曾经有过一个漫长的艺术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没有艺术家的。在这个无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时期,诞生了迄今都无法超越的、放射着永恒魔力的神话、原始艺术品和史诗。而在后来有了艺术家后,也还存在着这样一些无名的艺术创作:伟大的民间传说、故事、童话和民歌、民谣。有些民间传说甚至不是在一个文化和民族中流传,而是在多个文化和民族中流传,比如文艺复兴之后,在西欧流传的“唐潢的故事”、“浮士德传说”等。因此,可以说,艺术创作不一定非得要艺术家,艺术家也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
  既然这样的艺术创作是无名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艺术家来进行这样的创作,那么是什么样的伟大的力量,支撑和创作了这些伟大的神话、史诗、民间故事、传说和歌谣呢?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由众多的民间艺人、人民口口相传创作的,虽然不能指名作者,但肯定是由人创作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问题仍然存在:那么这些不同的人,甚至是不同时代的人、有时甚至是不同文化和国籍的人,怎样去创作一个主旨、情趣如此统一的艺术品呢?
  答案只能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自身凝聚出了这些伟大的无名作品。这种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自身凝聚,会形成某种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而为某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卷入到这个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自身凝聚的过程中,成为它的传播者。
  因此,艺术创作的本性,就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向澄明显现的形式凝聚的形成过程,这个凝聚的形成过程,可以自主地进行,从而构成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歌谣,也可以通过某个具有特殊天赋的人——艺术家来进行这种向澄明显现的形式凝聚。无论是那种情况,艺术创作都本源地归属于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同样,艺术创作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得到本质的理解。
  2、艺术创作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与人的关系
  艺术既然归属于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那么,人在这种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处于何种地位呢?这应该从下面几点来理解:
  A、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本身已经有人参与和嵌入,也就是说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已经有人的自身敞开和显身,这就是人自身存在的历史性展开或敞开。但是,人的这种卷入和嵌入,并不意味着人是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主体,因为人本然地属于这个存在性境域的呈现活动的展开过程。
  B、人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嵌入者,他同时也是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保存者。也就是说,他将这种自己参与和嵌入其中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向澄明的形式的凝聚的保存者和守护者。神话、史诗和民间传说的发生,就说明了人与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的地位。
  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的认识也应从上述观点出发。
  (二)艺术创作与艺术家
  1、艺术创作与艺术家的关系
  艺术创作与艺术家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艺术,显然不是本源于艺术家的主体性行为,因此,艺术创作不能根据艺术家的个人的主体性行为加以理解,也不能把艺术归于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情感表现加以理解。相反,艺术家却归属于这个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本身,因为艺术家只能通过这个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而得到界定。没有这个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就没有艺术家,甚至不会诞生艺术家。
  但是,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本来就有人参与和嵌入,而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向澄明显现的形式凝聚,也不能没有人,这就诞生了民间艺人、艺术家。那么在这个向澄明显现的形式凝聚的过程中的艺术家,是否就是其主体呢?在这个向显现形式凝聚的过程中,艺术家也不是主体,因为他得聆听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本身的要求,并要深深地嵌入到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的“澄明的显身敞开”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不存在主体与客体之分,也不存在创作者与被创作者之别。人和艺术家只是这个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向显现的形式凝聚的领受者、持有者和守护者。也就是说,人本源地嵌入这个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向显现的形式凝聚的过程中,并把显现的真理和显现的形式保存下来、领受下来,守护着它。
  因此,人一方面嵌入到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并历史性地展开着自己,另一方面人又是这个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所显示的真理的收获者、领受者和守护者,否则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所呈现的存在真理就没有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诞生了艺术家。
  艺术家就是本真地嵌入到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并收获着、领受着和守护着这种显现活动向真理显现的形式凝聚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这样的。
  2、艺术家何为?
  作为本真地嵌入到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之中、并收获、领受和守护着这种显现活动向真理显现的形式凝聚的人,艺术家本质的作为是什么呢?
  A、本真地聆听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所呈现的存在性真理。因为,在人的存在性历史展开中,人自身的显身敞开和事物的显身敞开、以及两者的交互呈现所凝结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中,就有真理发生,它是一种“澄明的显身敞开”状态,这是最本真的状态。因此,艺术家的第一个职责是本真的聆听。庄子所谓“虚心待物”、“心与物冥”,宗炳所谓的“澄怀味象”,就说的是这种本真的聆听。
  B、将本真地聆听到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所凝聚的存在性真理领受下来、保存下来,守护于这真理的澄明显现的状态。这里的领受、保存和守护,并不是像仓库保管员所做的那样,而是把聆听到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真理和澄明敞开的状态,刻画下来,以澄明显现的形式置于显要之处,使其获得持驻的形式。因此,艺术家的第二个职责就是本真地刻画和守护。
  我们在所有伟大的艺术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中,就能体会到艺术家们怎样地记录了人类的心灵史。
  C、在贫乏的时代,在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澄明显现的真理被遮蔽的时代,艺术家是这样一种独特的人,他大胆地守护和持驻于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所显示的真理和人的本真状态,并用他所聆听到的澄明的显身敞开境域所显现的真理,召唤人们返回本真状态。这就是为什么鲁迅先生在“铁屋”中“呐喊”的原故,是为什么卡夫卡在异化的状态下写作的原故。
  3、艺术家的“天才”
  艺术家既然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也不是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向澄明显现的形式凝聚的主体,那么艺术家的创造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家是保持着本真地嵌入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人,所以,他能够本真地守护澄明显现的形式凝聚。而大多数常人则生活在利害算计和概念化的生活之中。
  第二,在贫乏的时代,在多数人处于被利害算计、概念生活遮蔽的状态下,艺术家有勇气克服遮蔽,而努力返回到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所呈现的澄明的显身敞开之境。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家要进行“心斋”、“坐忘”、“虚静其心”,要进行不断地“返回事物本身”的奋斗。
  如果说,艺术家有什么天才,他的天才就体现在这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