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一章 市场经济——不可跳过和取消的历史阶段>>文本学习>>知识点四


知识点四  市场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有着不同的“流派”和“传承”。虽然世界各国大多搞的是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发展阶段的不同,各国的市场经济也是千姿百态,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所谓市场经济模式就是由于企业组织制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等市场要素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模式也是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较为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有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模式、福利市场经济模式,以及我国当前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等。这说明,每一个市场经济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个性”,市场经济国家之间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充分了解这些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认识市场经济,从多方吸取营养,避免犯以偏盖全的错误,这样更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1.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即美英模式,亦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它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完善和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国家,美国市场经济有其明显特点:第一,强调自由企业制度。自由企业制度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础。自由企业制度核心是私人财产所有权,私人财产受法律的保护而神圣不可侵犯。在自由企业制度下,每个人都有权利自己创办和经营企业。只要依法办理登记,承担纳税义务,就可以成立新的企业。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怎样生产,在什么地方生产以及什么时间生产等,都由企业自行决策。当然盈亏也完全由企业自己负责,亏损严重的企业,则要依法申报破产。自由企业制度强调个人和企业自由创业、自由发展、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任凭私人利益在微观运行中自行调节,推崇利润至上的企业经营目标。第二,承认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却不赞成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美国政府采取财政、货币、税收、收入、价格等政策对市场进行调节,通过国家采购、国家订货影响行业的发展,但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经济政策往往是解决短期经济问题的应急措施。国家没有调节市场的计划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政府更迭的影响较大。第三,以垄断资本为基础却又反垄断。一方面,私人垄断资本是美国经济的主导成分,占据了中心位置。在美国,数百家大垄断公司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其经营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决定性作用。在美国一些重要部门和行业里,都有一家大公司(独家垄断)或几家大公司(寡头垄断)控制着那个领域的大部分业务,操纵着那个领域市场的活动。这些垄断集团还跨出国界,单独或与其它发达国家的垄断集团相结合,组织国际性的垄断集团,形成国际垄断力量,左右某一世界市场的活动。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在完全竞争能够带来最佳资源配置的理念下,通过法律保护竞争,确保竞争性企业占大多数,反对垄断企业之间达成协定,尽可能创造竞争的市场环境。美国历届政府都比较积极地反垄断,再加上美国思想当中的崇尚经济自由化的传统,使得美国的市场经济给人以自由市场经济的印象。另外,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强调资本市场的作用,企业十分依赖证券市场,虚拟经济膨胀,其总量远远超过实体经济。超前消费现象严重,国家、企业、个人都背负有大量的债务,巨量债务透支着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未来。

2.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即德法模式也叫“莱茵河模式”,它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政府对市场经济有较大的调控作用。该模式虽然没有统一的国家长期计划,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范围较大,力度较强,经济上的自由放任倾向较小。法国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制定国家指导性计划,规定经济总量增长目标,确定国家中期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政策手段等。德国虽然不实行诸如法国所实行的国家计划,但是却通过制订《促进稳定与增长法》加强政府在稳定价格、保持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充分就业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这种模式在主张政府应该有一定的政策,以保证市场竞争秩序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同时,也强调支持企业的自由竞争和反对垄断,主张政府只是企业、个人的微观目标与社会宏观目标冲突的调节人。第二,推行积极的社会政策,促进公平分配,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第三,国有经济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法国根据第一个国家计划,1944年至1946年对煤炭、电力和运输部门,以及法兰西银行和四家全国性大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改造。80年代初,法国再度实施国有化,国有化企业不仅涉及基础部门而且还扩大到某些竞争性很强的尖端工业部门。德国、意大利等过也都程度不同地实行过国有化。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力图避免自由放任的竞争和国家控制经济带来的弊端,把个人的积极性同社会公平的原则结合起来。二战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使德国等国经济获得了稳定与发展。

3.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模式

即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宏观调控方面独具特色。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私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虽然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对资源配置做出决策,但这种决策在相当大程度上包含了政府“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的诱导因素。其中“经济计划”诱导是指政府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而是通过有关部门编制的各种指导性经济计划向企业表明政府的主张,提供经济信息,指明经济走向。“产业政策”诱导是指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实行产业倾斜,从而实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它所采取的财政、金融和对外贸易管理等宏观调控手段上。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企业制度方面也独具特色。日本的企业(主要是大企业)实行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工会等为基本内涵的“日本式经营”。它从体制上把企业从业人员的经济利益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结合起来,使企业成为从业人员的“共同体”,从而有力地调动了从业人员对企业的献身精神。同时,与欧美的“企业就是资本”的观念相反,“日本式经营”贯穿的是“企业就是人”、“以人为主”的企业民主思想,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已构成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上述这些,从体制上为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奠定了基础,并使企业成为由“人力资本”组成的经营资源的集合体,因而具有强大的内发动力,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应变能力。1949年到1973年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3%,高于英、美、原西德和法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1986年后,西方经济陷入滞胀,日本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8%,并仍高于上述国家。日本经济的奇迹与日本所采用的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模式直接相关。

4.福利市场经济模式

福利市场经济模式是以福利为国家制度特征的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模式,主要存在于欧洲一些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执政的国家,如挪威、瑞典等,尤其以瑞典模式最为典型。它是指以改良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充分就业和社会平等为目标,在工人运动推动下由社会民主党和工会共同奉行的一种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瑞典的市场经济基本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社会福利制度。这一模式使得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具有悠久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传统,并且石油、森林、矿石、海洋等自然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少且素质高的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挪威、瑞典等国福利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不是社会制度性概念,只是商品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普遍形式和社会进行资源配置客观上必需的手段。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属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范畴,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它既可以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我国过去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以计划方式配置社会资源。现在实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基本上由市场机制调节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个人必须以市场为中心来开展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进行生产经营;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引导市场健康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进入知识归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