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商品世界的两极>>学习内容>>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商品理论



○ 教师解析

我们通过上述视频深入了解了商品的相关理论。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商品的本质: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第二,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三,必须是通过交换来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凡是商品都必须具有二因素或两个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二,商品的二因素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种类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因而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的使用价值具有不同的质,不同的质的东西在量上是无法进行比较的。但是,不管什么商品,它们都不过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即生理学意义上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第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人们为了创造使用价值而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叫做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使商品具有相同的质,可以相互比较并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

第四,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越长,所耗费的劳动量就越多,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第五,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边学边练

  • 1、以下哪个条件不是物品要成为商品的必备条件?( )【单项选择】。    
       A 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B 满足人的喜好
       C 必须是劳动产品
       D 必须是通过交换来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
  • 2、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 )?【单项选择】
       A 抽象劳动
       B 具体劳动
       C 使用价值
       D 价值

通过对商品基本知识的学习,你是否掌握了商品的本质和商品的二因素以及劳动的二重性?如果还没有完全清楚请继续学习,如果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我们将进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