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商品世界的两极>>学习内容>>知识点二
同学们,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尝试分析下面的案例。羊皮换陶罐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早期阶段,你可以结合本案例概括分析价值形式的整个演变历程吗?根据价值形式的发展历程,诚分析货币的本质。
镜头一:
“人”的部族繁衍兴旺。农民种植小米和大麦,牧民饲养山羊和绵羊,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和远古时代一样从事狩猎。有一天,猎人们带了令人吃惊的东西回来,那是一件从来没有人见过的物件:形状又高又鼓,从远处看,它好像是用沙土堆成,而到跟前一摸,又像石头一样坚硬。另外,它的表面还有美丽的花纹。
这个罐子是猎人们在一个村庄的边缘找到的,那里距离这有七天路程,是在大片盐水的岸边。很长时间以来,这里就迁移来了一些陌生人,他们显然掌握了一种神秘的手艺,能做出这样特殊的容器,这个容器可以用来运输饮水,可以储藏物品。但怎么才能得到更多这样的容器呢?这时,巫师却萌发了灵感。“我们可以送给陌生人一些东西。或许他们会作为回礼送给我们罐子。”
经过商议,他们派人把一些羊皮放到距离陌生人村庄不远的一块岩石上,并用一些石块压住,然后他们又回到小森林里躲藏起来。就这样等了三天,猎人们发现,大约有一半羊皮不见了,岩石上堆放了很多他们从未见过的红色的鱼。猎人很害怕这些鱼,所以没有动,他们继续等待。又过了一天,猎人们发现,岩石上的鱼不见了,剩下的羊皮也不见了。岩石上摆了两只陶罐和三只碗,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猎人们兴高采烈地把这些收获带回了村子。
这样,送礼和回礼就成了第一笔交易,这样的交易逐渐地频繁起来。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相互间就开始了交易,甚至在农业还没有发明之前。在德国的一些古墓中,就发现了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希腊的陶片和首饰。部族之间的第一次物品交换就像我们所叙述的陶罐的故事一样,我们可以在古老的文献中读到类似的记载。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得(前490-前425)曾讲述过迦太基人当时是如何同非石器时代的民族进行交易的:航海者停在一个海岸边,把他们的东西放到那里,然后再把船开走,点燃起信号烟雾。当地的人只要看到烟雾,就会跑出来用黄金换走一些东西。如果迦太基人对支付的黄金感到满意,他们就开船离去;如果不满意,则等待支付足够的黄金后再走。
镜头二:钱币的出现
如果买卖双方总是都能够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那么交易活动就很简单。在两个部族间进行交换就是如此,他们就是用羊皮换陶罐,或者反过来。但如果1OO名商人需要交换1OO种不同的商品,每个人怎么才能得到他正好所需要的东西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民族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都有所发现:他们选择了间接的方式。商人们不再交换物品,而是共同决定一种特定的物品。于是这个物品就具有了其他物品的象征,我们今天称之为一一钱。德文中的“钱”字(Geld)中,包含着“通用”的意思,而这正是钱的功能:钱对所有的商品是通用的。
在各种不同的时代,当作钱的物品是不一样的。在非洲的某些地区,人们的财富是用牛的数目来衡量的;在南海,人们把贝壳当作钱使用;在东欧地区是皮革;在中国是写着汉字的纸条。而苏美尔人所用的是金锭和银锭,同牛和贝壳相比有着很多明显的优势:金银都是贵重金属,而且在世界上的数量很少。一块金锭,虽然体积不大,但价值不小。另外,这种金属可以分割,不易损坏,不流失也不变质。
然而,金银锭尽管有这么多优点,但使用起来却不方便,特别不适合日常生活需要。关键的解决方法出现于大约2700年前:人们把金锭和银锭切割成大小不同的薄片,然后在上面刻制一个印标,准确标出每一片的重量。在交易中,人们只要看一下这片贵重金属上的标志,就会知道他拿在手中的价值。
钱的神秘性,在古代肯定是十分巨大的,因为闪光的黄金会使大量占有它的人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势,在其他人的眼里,就像是一种魔法一一善良的和邪恶的魔法。在钱的帮助下,他们不仅可以进行交易,而且也比过去更容易富裕起来。钱的权势并不像刀剑和刀矛那样锋芒毕露,但效果却更为持久和长远,或者至少可以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另外,钱还有增值的能力。把钱借给他人,可以索要利息,他又可以得到更多的钱。所以,那些硬币,在古代人的眼里,是一种可以衍生后代的物品,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超乎自然的过程。因而在很多宗教中,教士们禁止教民收取利息一一但最终却无济于事。很多人认为,钱会使人堕落。罗马诗人韦季尔(前70-19)写到:“对金钱该死的渴望,把凡人的心驱向非异”。
案例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人类最初的商品交换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交换使双方得到了自己劳动之外的产品,同时也把劳动分工扩大到了部族之外。这时的交换只是偶然的物物之间的交换,人们还不是专门为交换而生产。与偶然的物物交换相适应,产生了简单的价值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商品交换也逐渐经常化。与这种扩大的交换相适应,产生了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和简单的价值形式相比,交换的范围扩大了,但仍属于直接的物物交换,交换双方必须都需要对方的东西一次交换才能成功,否则,交换则会产生极大的困难。于是产生了间接交换的形式,出现了交换的媒介。与这种交换相适应,产生了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阶段。 当某种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并固定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时,这种特殊商品就成了货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货币形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实物货币阶段发展到足值的贵金属货币阶段、铸币阶段再到今天的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并存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