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练习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具体劳动是人们为了创造使用价值而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4.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二、选择题:

1.A  2.B  3.C  4.A  5.D  6.B

三、简答:

1.商品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必须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第二,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三,必须是通过交换来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

2.货币形态经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以及电子货币几个阶段。

3.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4.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于结算和平衡国际贸易差额;第二、作为国际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第三作为社会财富代表,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它国。

5.货币流通规律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市场上待售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