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 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现代企业和企业制度>>学习内容>>知识归纳
同学们已经学完了本专题的三个知识点有关知识。下面由老师把你学过的知识要点归纳一下。
企业的含义、特征及类型。所谓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的组织。二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是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三是企业是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市场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上看,企业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存在着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企业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企业除少数国有独资公司外,都可采取股份公司或股份合作公司的形式。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塑造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微观主体。
企业决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即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中作出最优决策。企业决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经营决策;二是生产决策。成本——收益分析。企业要进行生产,必须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要素与人力要素,用于生产的各种要素的费用之和,就构成企业的成本。总收益是单位产品价格与其销售量的乘积。企业的收益既包括成本也包括利润。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所进行的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等职能活动的总称。经济效率的高低与经济组织的整体功能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