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市场经济有形的手——宏观调控>>学习内容>>知识点五


知识点五:宏观货币政策



请同学们结合案例,分析2015年我国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2016年我国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案例:2016货币政策工具变奏:降准降息暂停

“(明年货币政策操作)主要是公开市场操作和MLF相结合,辅以PSL。利率和准备金这两个工具会慎用。”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2014年底开启的降准降息操作在2016年被按下了暂停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5年央行共有5次降息、4次降准的操作,但2016年以来,央行仅有1次降准,也未使用利率工具。2016年货币政策操作转向以央行新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主,如MLF、PSL,公开市场操作日趋常态化。

央行在《2016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针对外汇占款下降形成的流动性缺口,考虑到准备金工具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效应且信号意义较强、受到的制约较多,央行更多借助公开市场操作(OMO)和中期借贷工具(MLF)提供流动性。其中,MLF成为央行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3日,央行通过MLF向市场投放的流动性共计5.52万亿,是2015年2.41倍;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的流动性共计24.20万亿,是2015年的6.47倍。

2016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称,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

○ 教师解析

2015年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共有5次降息、4次降准的操作。但2016年以来,央行仅有1次降准,也未使用利率工具。2016年货币政策操作转向以央行新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主,如MLF、PSL,公开市场操作日趋常态化。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你是否掌握了宏观货币政策的相关内容?下面我们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