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市场经济有形的手——宏观调控>>学习内容>>你问我答



同学们,本栏目是对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也许你会需要哦!

   椭圆形标注: 让我来帮你解决常见问题!

 问题一:国家经济职能的发展有哪些?

回答: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里,国家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生活主要具有以下职能:(1)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营运。在现代,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都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营运。(2)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由于政府是宏观经济的主体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所以宏观调控的主体只能是国家。(3)承担社会经济基础建设。这一职能是指政府对那些不以赢利为主的行业和公共事业,包括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经济活动承担投资的责任。

 

 问题二:宏观调控有哪些必要性?

回答: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1)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需要把微观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目标同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相互统一和衔接起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着缺陷,因而需要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基础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保证经济的正常地运行和健康发展。(3)宏观调控是协调多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需要。各微观主体在相互交往的经济活动中,既独立决策,又相互联系,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解决的。只有通过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才能解决。

 

 问题三: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哪些?

回答: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最基本、首要的目标,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供求总量的平衡;另一方面表现为供求结构的平衡。(2)促进经济增长。衡量经济增长的方法通常是计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保持一个较高但有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调节和控制经济增长速度。(3)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指物价变动的幅度保持在经济顺利运行所允许的,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一般认为,物价指数升降幅度保持在±3%以内;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一般来说,失业率在5%以内。(4)优化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而且市场不可能自发的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国家必须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加快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优化。(5)国际收支平衡。实践证明,大量的、持续的逆差和顺差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也成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现实中,国际收支很难达到绝对平衡,而只能是大致的平衡状态。

 

 问题四: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回答:政府进行宏观调节手段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1.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政府运用经济计划、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政府还可通过宏观政策来影响经济的产出总量、就业和价格的变动取向,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国家运用法律规范调解经济活动。它包括一系列关于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条例等。法律手段具有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约束性、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等特征。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通过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以行政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方式。具有权威性、垂直性、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问题五:什么是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宏观财政政策有什么作用?

回答:(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2)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①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②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③财政投资。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通过政府购买、公共工程投资,以实现改变消费结构、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④财政补贴。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⑤财政信用。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手段。(3)财政政策具有如下作用:首先,通过财政手段配置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次,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调节收入分配。第三,调节供求平衡,调整产业结构。

 

 问题六: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回答:(1)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发行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并使信贷活动在总量、结构、利率等方面体现国家经济目标的政策体系。(2)货币政策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第一,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其调控目标必须服从于整体的宏观调控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外贸平衡。第二,货币政策的松紧度。一般地,在经济萧条时,以宽松货币政策为主,在经济繁荣时,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主;在正常情况下,采取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第三,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功能的金融调节手段。其一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调控手段。其二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手段。(3)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是总量调节。总量平衡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是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能否实现总量平衡与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二是结构调整。银行在筹集和再分配资金、提供和创造信用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总量影响宏观经济生活,而且可以通过对信贷结构及利率的调整,按一定的目的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

 

进入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