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八章 经济失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学习内容>>知识点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量,从而引起纸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事实上,从当今社会来看,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通货膨胀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通货膨胀不仅是货币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既紧密相关又有区别
(3)通货膨胀中的物价上涨存在公开的通货膨胀和隐蔽的通货膨胀两种形式
(4)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地上涨
2、通货膨胀的度量
一般情况下,采用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常用的物价指数有三种类型,即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及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CPI)。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一系列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所编制的指数,衡量消费物价的变动情况,属于市场衡量通货膨胀表现的重要数据。
(2)生产物价指数(PPI)。生产物价指数用于度量制造业、采矿业、农业、渔业、林业等行业中间产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当将制造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这些中间环节中商品的流动也看作是中间产品的流动时,也可以称为批发物价指数。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