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八章 经济失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文本学习>>知识点四
1.通货紧缩的含义
所谓通货紧缩指的是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准确理解通货紧缩的定义,应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通货紧缩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实质上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落后于经济的增长幅度,其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
2)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是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地、持续地下跌
通货紧缩时期物价持续下跌不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而且这种下跌不是局部的、结构性的,也不是存在于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的,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商品与劳务价格普遍地、不断地下降。
3)通货紧缩的同时经常伴随着生产下降,经济衰退
在通货紧缩时期,消费需求疲软、投资意愿低迷、企业开工不足。随着市场的萎缩,产品价格下降,企业订单减少,利润降低甚至发生亏损,企业不愿扩大再生产,不愿再追加投资,失业人数增加,工资收入下降,进一步制约了对商品的有效需求,使总需求更加小于总供给。
4)通货紧缩使货币流通速度趋缓
当经济中出现通货紧缩时,货币流通速度就会趋缓,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部分被一定程度地抵销,从而加剧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紧缩可分为很多类型,但通常是按产生的原因划分通货紧缩类型。
1)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
由于总需求不足,使得正常的供给显得相对过剩,由此而引发的通货紧缩,称为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需求不足可由多个原因引起,如消费抑制、投资抑制、国外需求抑制等。
(1)消费抑制型通货紧缩。消费抑制是指由于即期收入的减少或预期未来支出增多,以及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而采取的减少即期消费的一个预防性行为,如失业增加,将使失业者失去可靠的生活来源而不得不减少即期的消费;由于对通货紧缩的持续有一定的预期,为了未来更便宜的时候再消费而抑制现期的消费,等等。这种对即期消费的抑制,将使供给相对过剩,从而造成产品积压,生产能力闲置,企业开工不足,收入减少,物价下跌,通货紧缩由此引发。
(2)投资抑制型通货紧缩。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投资被抑制,新建项目减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都将减少,新增劳动力无从就业,同样会造成供给相对于需求的过剩,导致通货紧缩。
(3)国外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国外需求主要表现为一国的出口。国外需求减少,出口不畅,也会减少国内的需求总量,造成出口企业开工不足,产品积压,引起通货紧缩的产生。
2)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
供给过剩,在这里不是指供给的相对过剩,而是指由于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所造成的产品绝对数量的过剩,是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情况。
3.通货紧缩的影响
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一看通货紧缩的影响。
1)通货紧缩抑制消费需求
对消费者来说,通货紧缩意味着以同样数量的货币可以购买到更多数量的商品,即货币的购买力增强,这将促使人们更多地增加储蓄、削减消费。同时,消费者常常“买涨不买跌”,在预期价格水平会进一步下跌,失业率可能上升,收入水平可能下降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因此缩减支出,增加储蓄。这样,通货紧缩就会抑制个人消费支出,使消费总量趋于下降。
2)通货紧缩抑制投资需求
在通货紧缩时期,物价的下跌会提高实际利率水平,使企业投资成本增加,使投资项目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同时,社会消费总量下降,会使企业出现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因此企业不愿意扩大再生产,投资意愿下降。
3)通货紧缩会使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上升
通货紧缩会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增加债务人的负担,债务人因经营困难不能按时还贷,致使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上升。
4)通货紧缩会造成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持续、普遍的物价下跌,会使生产者的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这会严重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使他们缩减产量或不愿生产,从而使经济增长的速度变慢。另外,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会大量裁员从而使失业率增加,而失业率的上升又会使消费需求进一步萎缩,物价继续下跌,企业破产率上升,失业率上升,会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商家会降低在职员工的工资水平,使其收入下降,而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状况,使整个宏观经济陷入衰退之中。
4.通货紧缩的治理
1)扩张的货币政策
扩张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水平等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扩张的货币政策应采取降低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和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等措施,这些措施也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内容。
2)积极的财政政策
(1)政府增加公共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拉动投资品市场的需求,带动居民支出,激活经济。
(2)削减税收。如果政府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相应地增加税收,那么增加公共支出的政策效应便很可能被抵销。因此,在扩张财政支出的同时,应考虑减少税收。
3)扩大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是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因此,扩大有效需求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有效措施。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但影响一国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努力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4)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