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亚洲>>实践活动


同学们,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运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实践检验一下能力提升了吗?

实践主题:

亚洲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作用。

实践目标: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找到你们共同关心的关于亚洲的知识加以分析,以便更好的结合实际,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实践任务:

1、与同学们讨论共同感兴趣的知识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实践要求:

1、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亚洲的工业化与地域格局。

2、完成案例题目并进行详细的解析。

●分析样例:

案例:

1.读图分析,完成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稻米 C.玉米 D.天然橡胶

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B.家具制造C.软件开发D.精钢锻造

教师解析: 以东南亚中南半岛作为背景,区域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经济发展状况 第一题着重考察该区的地形、水文、气候等条件来判断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根据已经学过的区域地理知识不难判断该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上多河谷平原,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故选B;第二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该区的人文条件、资源条件的认识,从而判断适于从中国转移的产业应该为家具制造,故选B。答案:1.B

答案:1.B 2.B

2.读图分析,完成3~4题。

3.图中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有( )

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多草原、荒漠景观 ③湖泊众多,以外流河为主 ④淡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与C地降水分布特点无关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盛行风 D.植被

教师解析:以西亚、中亚区域图为背景,区域特征和自然条件 第3题,两地区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草原和荒漠草原、荒漠,干旱特征突出。故选B;第4题,由降水的多少和分布的变化分析,降水由西向东递减,且等值线形态与黑海、里海间的山脉走向一致,说明降水变化和分布受海陆、风带、地形影响,图示区域整体植被稀少,故选D。3.B 4.D。

3.读图分析,完成5~6题。

5.近年来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许多汉朝的丝织品,还发现了如楼兰古城之类的遗址。下列关于楼兰古城消失的说法可能的是( )

①战争导致古城毁灭②气候变化、城市缺水、沙漠侵吞③瘟疫流行,导致人口灭绝④上帝降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七月,沿第二条欧亚大陆桥旅行,沿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从东向西依次经过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 连云港盛行西北风③乌鲁木齐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 ④北海沿岸风车转动,郁金香已经到处盛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教师解析:以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为背景,亚洲由东向西的自然带和人文历史的认识 ①对,第五题很简单,排除④即可,第六题针对七月份,亚洲连云港东亚地区吹东南季风,故②错,乌鲁木齐处于亚洲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此时为高温期,所以③对;郁金香开花适温为15~20℃,北海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处于盛行西风带,故④对。5.A,6.C。

进入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