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欧洲>>电子教案>>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欧洲人文地理概论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第一,以欧洲共同体为基础,在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进一步向“欧洲联盟”进军,因此,欧共体-欧盟成为整合欧洲经济的有效平台,许多欧洲国家特别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都在向加入欧盟的目标努力。

第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从世界超级大国衰退为欧洲一般经济大国。自90年代末期以来,俄罗斯经济开始转向正常,经济增长呈现良好征兆。俄罗斯是联系松散的“独联体”国家的核心,对东欧和欧洲乃至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可低估。

五、欧洲经济一体化

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中,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就和水平是最高的。目前,欧洲有较多的区域集团化(一体化)组织,主要有:1972/1973年成立的、包含部分美洲、非洲、亚洲国家在内的“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简称欧安组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OSCE),其前身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1995年1月改为现名,简称欧贸联,有小自由贸易区之称,它是一个主要涉及民权、人权、少数民族、法制和国家安全的区域性组织;1949年成立的拥有19个成员国(其中欧洲国家16个)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是一个以实现区域集体防务、致力于成员国合作和安全的一体化军事联盟组织;1960年成立的以实现成员间工业品自由贸易和扩大农产品贸易从而促进世界贸易为宗旨的、迄今仍有3个成员国(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简称欧贸联,有小自由贸易区之称,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EFTA);1992年12月成立的中欧4国经济合作并集体努力以尽快加入欧盟的“中欧自由贸易协区”(维谢格拉德集团),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990年5月成立、现有16个成员国的“中欧倡议国组织”(Central Earopean Initiative -CEI)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合作组织;以及在欧共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

“欧洲联盟”(即欧盟),是上述一体化组织中对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影响最深远、作用最直接的一个。它以欧共体1991年12月11日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的建立为标志。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后,欧共体未就其称谓变更问题做出决定,但欧共体内和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欧盟”。目前“欧共体”和“欧盟”均可使用, 法律文件和对外签署协议仍需用“欧共体”。欧共体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欧盟在欧共体采取的一体化措施之上,于1993年1月1日已基本建成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自由流通的统一大市场。关于对各类人员取消边境检查的“申根决定”1995年3月26日在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萄萄牙等七国之间生效,1998年4月1日在意大利、奥地利生效。瑞典、芬兰、丹麦1996年12月19日在卢森堡签署“申根协定”,但至今没有实施。英国、爱尔兰则因为内政原因尚未签署“申根协定”。

1994年1月1日正式成立欧洲货币局,1999年1月1日正式在欧元国启动单一法定货币欧元(EUR),2002年1月1日欧元进入流通,成员国货币已于2002年7月1日退出流通。1996年12月都柏林会议还通过并经1997年6月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正式批准“稳定与增长公约”和“第二货币汇兑机制”两个法律文件。“阿姆斯特丹条约”规定成立政策分析和预警中心,指定欧盟理事会秘书长为欧盟对外政策代表;理事会在重大方针和战略问题作出决定时采用一致通过表决制,实施具体措施时采用特定多数表决制,开始实施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决定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5万~6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1996年佛罗伦萨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警察”组织公约,规定在2004年前逐步形成共同的移民和避难政策,1999年的坦佩雷首脑会议要求成员国相互承认司法判决,并在2004年前建立统一司法区,使欧盟在司法和内政合作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展的次序是以内环(目前欧共体15国)为核心,中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作依据,外环(波罗的海三国和东欧)作基础逐渐向外圈层扩大:首先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余下的成员)纳入,然后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中欧东部国家、最后将东欧国家囊括在内,从而形成统一的“欧洲合众国”。欧盟是完善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其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是“欧洲合众国”——类似于联邦制的完全的区域经济政治体。

进入知识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