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八章 非洲>>实践活动


同学们,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运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实践检验一下能力提升了吗?

实践主题:

探讨非洲的自然、历史、地理特征对非洲发展的影响。

实践目标: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找到你们共同关心的关于非洲的问题加以分析,以便更好的结合实际,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实践任务:

1、与同学们讨论共同感兴趣的知识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实践要求:

了解非洲自然地理环境及非洲历史发展和政治地图演变进程。正确分析非洲社会动荡、经济落后和居民贫困的主要原因。

●分析样例:

1.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图l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表3表示V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简述该国西南部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区位优势?

(2)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3)简述该国发展石油工业的优越条件。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2.下图中上图为北非简图,下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教师解析:

1.(1)种植园农业,有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适宜的自然条件(全年高温,热量充足)有便利的海运条件,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3)石油蕴藏量大,靠近沿海,海运便利

(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2.(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分布在冬半年;乙地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控制

(2)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3)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4)聚落;矿产资源;地形

进入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