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 美洲>>电子教案>>知识点二
“阳光带”的崛起,集中反映在城市化方面。截至1980年,美国西部人口的83%居住在城市,而全国的相应比例为73%。这表明,尽管西部人口分布不如东北部和中西部那样稠密,城市化水平却更高一筹。因此,很多美国学者都认为,美国西部的历史其实就是城市化的历史。南部城市化水平一直远远落在全国其他地区后面,但60年代以后,城市人口也急剧增长,到1980年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7%。正是从这一本质现象出发,可以说,“阳光带”的崛起,就是“阳光带”城市的崛起。根据1990年人口规模重新划定的全国十大城市为“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费城、圣迭戈、底特律、达拉斯、菲尼克斯、圣安东尼奥,其中有6个位于西部和南部。在美国排行前50位的最大城市中有31个也分布在西部和南部。
应该指出的是,相对于“阳光带”的崛起,东北部和中西部依然拥有雄厚的实力,执美国经济之牛耳,尤其在财政金融方面更是如此。纽约仍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全国各大公司的1/4将总部设在那里,各跨国公司、银行、全国新闻网、大出版社、广告公司和法律事务所等都云集于纽约。洛杉矶、休斯敦等城市的崛起还不能与纽约相匹敌,更不能取代它的首屈一指的地位。
(一)美国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1.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新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不在于简单的资本增加和劳动力量的投入,而是越来越多依赖于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投资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研发投资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和企业均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每年的研发投资大于或相当于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研发投资的总和。1999年,美国研发投资2 470亿美元,占其GDP的2.79%,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比率(2.3%)。
2.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传递、处理、储存、再生和利用信息的专门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讯技术、电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由它们分解出的其他相关技术。近20年来,美国在开发信息技术方面不遗余力,每年用于信息处理和软件等的投资额平均以两位数递增,到1999年,这一投资超过5 000亿美元,占企业设备投资的一半以上。信息和通讯技术有效地处理知识并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角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知识和信息密集型服务部门,如教育、通讯、信息服务等的增长较为迅速,这些部门不仅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日益重要的部门,而且已成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
4.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由于经济中知识的作用加强,创造知识的人才越来越重要,同时劳动力素质对知识经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美国等发达国家重视教育与培训工作,增加对教育与培训的拨款。据估计,目前,美国每年用于知识的生产及其传播的开支占其GDP近20%。其中,教育开支占GDP的10%,培训和在职教育开支占5%,研究与开发开支占近3%。
(二)知识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知识和技术已成为超过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的生产要素,它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产业主要不是由机器和熟练工人,而是由从事研究、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人推动的。如同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有资本和机器密集型产业(即汽车、化学、钢铁业等)一样,知识产业已成为经济的增长引擎。知识管理、处理和传播部门主要有教育和部分政府部门等;其职业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这些部门的职能主要不是追求知识产生的突破,而是进行知识传播和管理。
2.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提高
随着技术革新的进行和高新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普遍应用,产品和服务中知识的投入增长高于物质投入,因而知识含量日益提高。在机床制造方面,一半以上的开支用于电脑数控工具。波音777飞机的设计是由电脑完成的。一辆汽车的电子成本高于其钢铁的成本。在炼钢方面,过去一个工人生产一吨钢需要4~5个小时,而现在使用电脑等设备,仅需要45分钟。美国著名牛仔裤生产商Levi Strauss生产开支的80%用于信息而不是染色、裁剪、缝纫等。
知识含量的提高也表现在服务业。传输信息的产业比传输产品的产业增长快得多:国际长途电话传输量每年增长16%,数据传输量每年增长30%,而因特网传输量增长更快。在航空客运方面,分为飞行业和信息应用的飞行业,几乎所有的盈利都来自后者。近年来出现的网上商店、网上服务机构,其投资绝大部分用于信息设备和软件,被称为“无场所”经济单位,几乎所有的盈利都来自信息技术而不是原材料。
(三)美国政府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举措
1.确定技术开发重点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是不干预本国科技开发的。但面临日益加剧的科技与经济竞争,联邦政府加强了干预。美国政府在1995年,选出了7个国家关键技术领域:能源、环保、信息与通讯、生命系统、材料技术、制造技术和交通技术,其中含有90个子系统和290个专项技术。这些重大技术构成了美国21世纪初予以支持发展的重点。
2.大力发展信息技术
美国政府在1993年和1994年相继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宏伟计划,并为此投入数千亿美元。1996年,政府又提出并资助开发下一代因特网。1999年初宣布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IT2计划,并为此在2000财政年度科研预算中增加355亿美元,保证投资18亿美元用于信息技术的研发,并将优先研究改善产品及其设计技术的软件等。
3.加强高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
从科技发展的历史看,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基础研究的关系极为密切,而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就是对基础科学和工程应用挑战的产物。美国强调植根于美国本土的高新技术基础研究,鼓励并资助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研究。1998年,政府提出了建立“21世纪研究基金”;同年又提出了加强对宇宙、太阳系等五大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
4.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充分调动发明者的积极性,所以对科技的发展尤其重要。美国在国内制定和实施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并在国际贸易方面制裁有侵权行为的贸易伙伴。目前,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案数量多,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除了早已颁布的专利法和商标法外,1988年颁布了将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合为一体的《综合贸易法案》;1992年颁布了对非法复制实行刑罚制裁的《侵害著作权利刑事处罚修正案》等。
5.资助并鼓励科研机构、大学与私营企业高新技术研发合作
为了强调应用少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从而获得最大的研究成果,联邦政府鼓励把重点放在由联邦实验室、大学向私营企业的技术转让,并且把重点放在了竞争前的技术开发和研发合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