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几内亚岛亦称伊里安岛,位于澳大利亚以北。新几内亚岛东西长约2 400km,南北最宽处700km,面积78.5万km2,是仅次于面积为217.56万km2的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因此答案为A。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大洋洲西南部,纬度偏低,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除东、南、北沿海的狭小部分外,均属于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大陆广大地区普遍暖热,昆士兰州的克朗克里绝对最高气温达53℃,大陆的中西部年降水量不足250mm,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占整个大陆面积一半以上。大洋洲东部除少数岛屿外,绝大多数介于南北回归线间,各群岛散布在大洋中,受海洋调节,多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年较差一般在1~2℃之间,降水丰沛,夏威夷的考爱岛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000多mm,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3.在全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中,仅澳大利亚动物地理区是由大洋洲一个洲单独构成的。在动物区系方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古老性(即原始性)和特有性。
1.①地势低平
澳大利亚大陆平均海拔350m,略高于欧洲。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占大陆面积的36%,200~600m的低高原占59%,600~2 000m的高原、山地占4.2%,2 000m以上的高山区只占0.8%。与其他大陆相比,澳大利亚大陆高山区面积的比例最小。全大陆没有超过2 300m的山峰,也没有很低的洼地,是一个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的大陆。
②地形结构呈纵向排列
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结构,从西向东可分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带:西部是侵蚀高原,中部为沉积平原,东部是褶皱、断块山地。这样的结构特征是与大陆演变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与大地构造的主要单元密切相关。其西部高原为古陆台,东部山地是古生代后期形成的褶皱山地,两者之间为古陆台内部拗陷区。
③风成地貌分布较广
澳大利亚中西部是广阔的低高原,这里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风力较大,地表广泛分布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高原表面有些地方矗立着由抗风化能力较强的岩石所构成的蚀余山,如麦克唐奈山脉的切姆别尔萨砂岩柱,高达61m;在蚀余山的山麓附近堆积有很厚的碎石层;另一些地区有大面积沙漠,有的沙层厚达数百米,在这里,由于受盛行风向影响,形成许多平行排列的沙垄(在西部多呈东西向,在中部多呈西北—东南向)。沙垄是澳大利亚沙漠最典型的地貌形态。为了更好地理解梯度流的成因,我们在这里引进两个概念:一是等压面,二是等势面(水平面)。等压面是压力处处相等的一个假想面,海面就可以近似地看作一个等压面。与等压力面垂直方向存在着压强梯度力,它作用于压力递减方向。由于海水压力随深度而递增,因此压强梯度力(D)垂直于等压面指向上方。而等势面也是一个假想的面,它与重力(g)方向垂直,海水沿此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如果没有其他外力影响,海水只受垂直向上的压强梯度力和垂直向下的重力影响。
2.澳大利亚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前总理霍克1989年初在汉城首次提出APEC倡议,又于同年11月在堪培拉主持召开了APEC首届部长级会议。澳大利亚在APEC发展的初期起了主导作用,并积极推动后来的APEC的进程。
澳大利亚积极调整亚太政策,提出“面向亚洲、融入亚洲”的国策。70年代宣布放弃“白澳中心主义”,采取多元文化主义,在不断保持和促进与美国的密切关系同时,又不断加强与东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
澳大利亚发挥其在世界经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牵引协调作用,以“中等强国”的有利条件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联合,如基廷总理于1992年率先提出了提高APEC级别的建议。在克林顿提出召开西雅图非正式首脑会议之后,澳大利亚立即表示支持。其设想是使APEC成为定期的首脑会议,并具有类似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权威性。90年代澳大利亚加快了融入亚洲的步伐,与亚太国家从一般的国家关系发展为在双边关系和地区事务中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在APEC进程中,与发达成员采取基本一致的立场,同时协调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之间的矛盾,力求将APEC的进程纳入其设想的框架之内。
围绕APEC战略,澳大利亚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贸易政策:奉行自由贸易,减少贸易壁垒,取消优惠税收;解除进口管制,修订贸易法规;清除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业,简化海关手续,保护知识产权等。
3.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属于环太平洋高造山带的一部分,因而多山地和丘陵。二者合占全境面积的89%,平原面积狭小。北岛与南岛有很大差异。北岛山地面积较小且偏于东部,西部地势低,中部有广大的火山区,地壳不稳定且多地震,山区内有冷泉、温泉、热泉、硫化泉等各种类型的泉。北部多湖泊和瀑布。陷落而成的陶波湖位于中部。湖泊南面有三座活火山,其中海拔2 797m的鲁阿佩胡火山是北岛最高点,顶部有直径1 500m的火口湖。由鲁阿佩胡火山起,经陶波湖直抵普伦提湾上的白岛,在地质构造上为一条断裂带,是新西兰最大的地热区。新西兰南岛70%的面积是山地,雄伟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绵亘于西部,高度一般在2 000~3 000m,许多山峰海拔超过3 000m,山地中部的库克山海拔3 764m,是新西兰的最高峰。山间多现代冰川和湖泊。山地西坡陡峭,沿海平原狭窄。东坡较平缓,多丘陵,沿海有河流冲积平原,是全国最重要的农牧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