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一章 南极洲>>电子教案>>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南极洲的自然资源


一、水资源

如果我们有机会坐飞机越过南极上空,将会发现:南极大陆是一个中部隆起的、四周缓缓倾斜的高原,巨大而深厚的冰层如同一个银铸的大锅盖,倒扣在南极大地上面,因此又称南极冰盖。平均厚度2000~2500m,最大厚度为4800m。尤其是在南极寒季降临时,大陆冰盖与周围海洋中的固定海冰连为一体,形成3300万km2的白色冰原,面积超过整个非洲大陆。由于南极冰盖如此之大,如此之厚,它的重量当然也相当可观。在广阔无垠的冰原上,除了少数高耸的山峰露出一点尖峰陡岭外,大部分陆地都埋在深深的冰层下面。实际上,南极大陆的地壳不堪重压因此下沉了300~400m。

南极大陆一般没有河流,仅在冰川下部有些流入海洋的水流。沿大陆边缘在暖季可以见到一些静水体。在大陆的“绿洲”上有一些咸水或淡水湖,一般为内陆湖泊。

科学家作过精确的计算,地球上无数的江河湖泊,再加上地下水资源,仅占全球陆地淡水总量的30%左右,而南极冰盖的总冰量约为3000万km³,也就是说,全球近70%的淡水资源和世界冰总量的90%是贮存在南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说南极是地球的冰库不为过分。这个大冰库一旦融化,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肯定地说,南极冰盖如果全部消融,地球上许多沿海国家的大城市都将葬身海底,人类将面临一场可怕的灾难。因为南极冰盖融化的大量淡水将使海平面升高50~70m,致使全球的陆地面积会缩小2 000万km2左右。

二、矿藏资源

南极洲蕴金属矿物地层的范围达3.3万km2,有的含矿地层厚6 500m。矿物共达220余种,主要有金、银、铜、铁、铬、镍、铂、铅、锡、铝土矿、钛、钼、锰、钴、锌、锑、钚、钍、铀等金属和石墨、石英、金刚石、煤、石油及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南极半岛、沿海岛屿地区和大陆坡地区(见图11-2-1)。如东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地有大面积煤田,蕴藏量约有5╳ 1011t,南部有金、银和石墨矿。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最大的铁矿带。整个西部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均很丰富,估计西南极洲石油储量为45╳109桶,天然气为32╳1010m3。乔治五世海岸蕴藏有锡、铅、锑、钼、锌、铜等,南极半岛中央部分有锰和铜矿,沿海的阿斯普兰岛有镍、钴、铬等矿,南桑威韦奇岛和埃里伯斯火山有储量丰富的硫磺矿等。然而,由于气候条件相当恶劣,开采这些矿藏资源的难度相当大,致使它们长期得以保存并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潜在的矿藏资源宝库。

图11.2.1 南极洲矿产资源图

资料来源:陈才主编,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95

三、生物资源

(一) 陆地动物

南极洲的陆地动物虽有150余种,但其中多为海鸟和海兽身上的寄生虫,并非真正的陆地动物。真正的南极陆地动物主要有昆虫和蜘蛛类,它们是在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例如蜱、螨、尖尾虫和蠓等。此外,南极洲的淡水塘、溪流和湖泊中生长着种类稀少的扁虫、圆生和其他甲壳类动物如水蚤等。在长满苔藓的浅滩沼地和淡水塘中有缓步类动物,其体长仅有0.1~0.8mm,呈红棕色,身披角质层,有触须,腿短,卵生,以苔藓和蓝绿藻为食。

(二) 陆地植物

南极洲同世界其他大陆相隔离,加之气候严寒、干燥、风大、日照少、营养缺乏和生长季节短等因素,严重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故植物稀少,没有树木,没有花卉,也很少有高等植物。现已发现,南极洲有850多种植物,多数为低等植物,仅有3种属于开花的高等植物。低等植物中,有350多种地衣、70多种苔藓和130多种藻类。

(三) 海洋动物

南极洲海域动物种类较多,是本区重要的野生生物资源。其中,主要的高等动物有海象、海豹、鲸、鸟类和鱼类等。海鸟较多,有3大类45种,其中代表性的是企鹅,它是南极地区的“主人”,存在已有5 000年历史,常栖息于海滨地带。哺乳动物中,海豹有8 种,海象、鲸目动物有12种,至罗斯海海域为其主要分布区。目前,南极周围海域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产鲸区,其中长须鲸、抹香鲸、座头鲸和蓝鲸的年产量分别占世界的第一、二、四位。近些年由于人们滥捕滥杀,南极地区鲸资源已陷入危机之中。磷虾是南极附近海域中最重要的甲壳类浮游动物,磷虾密群区域分布较广,主要在南极辐合带以南海域,尤以威德尔海一带寒冷水域更为密集。据统计,南极附近海域磷虾总藏量约为5亿至60亿t。如若捕获其1亿至1.5亿t,则可保证人类对水产品的需要量,故而南极磷虾被誉为“世界蛋白仓库”。

进入知识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