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学习内容>>知识点一
(一)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统计整理方案是指导整个统计整理工作的基本文件,它是对整理工作的程序和整理的具体内容所作的统一安排。由于统计整理是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直接为统计分析服务,因此,制定统计整理方案时一方面必须与调查方案相适应,使整理方案有完全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必须与统计分析任务相适应,使统计整理结果能够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
设计统计整理方案的关键是要明确如何对统计调查搜集的资料分组以及采用哪些汇总指标。统计整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汇总表表现出来,它的内容应包括一系列的统计分组和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即统计指标体系。
(二)审核原始数据
统计调查搜集上来的数据,在进行整理前必须认真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应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完整性审核主要是检查填报单位是否有不报和漏报现象,调查表中所有项目是否填写齐全。
准确性审核主要是检查原始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数据计算是否正确。审核数据准确性有逻辑性审核和计算性审核两种方式。逻辑性审核主要是检查调查项目数据之间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数据是否合理。如在人口普查中,发现某人年龄5岁,职业为大学教师,这显然存在逻辑上的错误,计算性审核主要是检查调节表中各项数据在计算方法上,计算结果上有无差错,各项目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否成立,出现在调节表上的统一指标数值是否相同等等。
对于审核中发现的错误,应分别情况及时处理。
(三)数据的分组和汇总
数据的分组和汇总是数据整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要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进行哪些分组,并在次基础上汇总计算出各组及总体的有关指标数值。
(四)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将统计整理的结果用表格形式表现出来或绘制成更直观的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