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 时间数列统计分析>>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一、时间数列的含义和分类
事物总是发展的,统计研究的具体对象也是如此。从一段较长的时间上观察一个现象的发展变化,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规律。例如,我们可以考察一个国家若干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情况,可以观察几个月来上证总指数的涨跌情况等等。要做这些研究,需要有相应的统计数据,即时间数列。例如表5.1将我国1995-2002年的某产品产量发展情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就是一个时间数列。
表5-1 我国1995-2002年某产品发展情况 单位:亿吨
不难看出时间数列是某一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而形成的统计序列。由于时间数列从动态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发展变化,所以又称动态数列。
时间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被研究现象所属的时间。实践中,构成时间数列的时间单位长短视研究目的与现象性质而定,通常是年份、季度、月份或天。二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统计指标数值。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时间数列按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数列、相对指标数列、平均指标数列。其中总量指标数列是最基础的,后两种数列是由其派生出来的。
三、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也称绝对数时间数列,是由总量指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它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如表5.1。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按指标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一)时期数列:各项数据都是按一定时期测算的数值。它具有时间量纲(如一月、一季或一年),反映事物在一段时期(过程)内的发展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收入量和产出值为某一时期的活动总量,故它们都是时期数列。
时期数列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数列中各相邻数值可以累加,相加后,表示事物在更长一段时期内的总量;第二,数列中各项数值的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第三,数列中各项数值是通过连续登记、汇总得到的。
(二)时点数列:数列中各项数据都是在一定时点上测算的数值,常表现为时点数。反映事物在某一时刻(瞬间)所达到的状态。如年末总人口、资产和负债在某一时点上的存量,等都是瞬时的状态,没有时间量纲。
时点数列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存量数列中各相邻数值不能累加,即相加后的结果无意义;第二,存量数列中各相临数值的大小与其时点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第三,存量数列中各项数值是通过一次性登记取得的。
表5-2 1991-1995年全国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四、相对指标数列
相对指标数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称为相对数时间序列。它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表5-3所列的我国的民政事业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就是一个相对数时间数列。
表5-3 民政事业费用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由于相对指标计算时抽象了基数(或绝对数)的差异,因此相对指标不仅在空间上不具有直接可加性,而且在时间上也不具有直接可加性。也就是说,相对数时间数列是不可直接相加的。
五、平均数时间数列
平均数时间数列是由一系列同类平均指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时间数列。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发展过程及其变动趋势。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类似,它也是由两个总量制表时间数列对比形成的派生数列。表5-4所列的我国历年来职工平均工资情况,就是一个平均数时间数列。
表5-4 我国历年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
与相对指标数列类似,它也是由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对比形成的派生数列。不同的是平均指标数列的分子分母之间的关系是总体单位总数与总体标志总量之间的关系,同样在时间上不具有可加性。
六、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编制时间数列的目的,是通过各个时期指标值的对比,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性。因而各时期指标值的可比性乃是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条件。其可比性具体如下:
(一)时间长短统一。不论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都应尽量保持时间数列的时间的可比性,包括时期数列的时期跨度和时点数列的时点间隔的一致性。否则就很难从数列的指标数值变化上直接作出判断和比较或更准确地反映现象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但这个原则不能绝对化,有时在特殊的研究目的下,可将时期不同的指标编成为动态数列进行比较。例如,为反映我国钢产量的发展情况,可以把“六五”、“七五”计划时期的钢产量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解放前旧中国几十年的钢产量总和进行对比分析。
(二)总体范围统一。在同一时间数列中总体范围前后应该一致,若有变化,指标数值就不能直接对比,而必须经过调整后才能进行比较。
(三)计算方法、价格和计量单位的统一。计算方法有时也可以叫做计算口径。例如要研究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产量指标是用实物量指标还是用价值量指标,人数指标是用全部职工人数还是用生产工人数,若进行动态对比,前后应一致。再如,要把不同时期的工业产值进行对比,就要注意到价格水平的变动,是采用不变价,还是用现行价格,在前后时期对比时,价格应一致。
(四)指标的经济含义统一。即使经济指标的名称是相同的,其所包含的经济含义有可能是不一样。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一指标的经济内容的一致性。如农业总产值指标,在1984年前包含村办工业产值,而在1984年以后则不包含这一部分内容。这样1984年后的农业总产值的内容就不尽相同,在进行动态分析时要注意这一点,对指标适当调整后,才可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