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 统计指数>>学习内容>>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 教师解析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指数是用于经济分析的一种特殊统计方法,它主要用于反映事物数量的相对变化程度。统计学上所说的“指数(Index numbers)”是一种对比性的分析指标。运用统计指数可以考察很多社会经济问题,例如,通过生产指数可以反映经济增长的实际水平,通过股价指数可以显示股市行情,通过物价指数可以说明市场价格的动态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通过购买力平价指数又可以进行经济水平的国际对比,等等。举凡经济分析的各个领域,指数这种统计工具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指数最早起源于测量物价的变动,广义上,指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狭义上,指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实际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

为了更好第理解指数的含义,我们首先应明确指数的性质。概括地讲,指数具有以下性质。

(一)相对性。指数是总体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对比形成的相对数,它可以度量一个变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相对变化,如一种商品的价格指数或数量指数,这种指数称为个体指数;它也可用于反映一组变量的综合变动,如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一组指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水平,这种指数称为综合指数。总体变量在不同时间上对比形成的指数称为时间性指数,在不同空间上对比形成的指数称为区域性指数。

(二)综合性。指数是综合测定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多种现象量变过程的指标,而非测定某一单个现象或事物的变动,故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三)平均性。指数是总体水平的一个代表性数值。平均性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数进行比较的综合数量是作为个别量的一个代表,这本身就具有平均的性质;二是两个综合量对比形成的指数反映了个别量的平均变动水平,比如物价指数反映了多种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平均变动水平。

二、统计指数的分类

(一)按指数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数量指数是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质量指数是反映事物内含数量变动水平的,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

(二)按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如一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相对变动水平;综合指数是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如多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

(三)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简单指数又称不加权指数,它把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视为相同;加权指数则对计入指数的项目依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数,而后再进行计算。目前应用的主要是加权指数。

(四)按对比场合不同,可分为时间性指数和区域性指数。其中时间性指数中又有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之分。在指数数列中,若所有各期指数均使用同一基期计算的,称为定基指数;若所有各期指数均以上一时期为基期计算的,称为环比指数。

(五)按指数的对比性质不同,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动态指数又称为时间指数,是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数量变动程度的指数,如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指数本来的涵义都是指的动态指数。静态指数指两个经济量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上的对比,或者实际数与计划数的对比。

三、统计指数的作用

统计指数可以反映复杂总体综合数量变动状况。运用指数法,可以解决现象的量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问题,获得反映其一般水平的指标,既可以反映总体在数量上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而且可以计算这种变动所带来的绝对效果。

指数可以分析各个因素对总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绝对效果。根据想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运用指数法可以分析各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所起的作用或“贡献份额”。如商品销售额上升,可能是因为销售量增大,也可能是价格提高,也可能这两种因素都有,运用指数法可以单独描述每一因素(销售量、价格)对总变动(销售额增加)的影响。

○ 边学边练

  • 1、综合指数是一种( )【单项选择】。    
       A 简单指数
       B 加权指数
       C 个体指数
       D 个体指数

通过对以上的练习相信你已经对统计指数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进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