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15分)

1、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情况,总体是(    )。

(A)每一个企业               (B)所有60家企业  

(C)每一双皮鞋               (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

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变量    (D)变量值

3、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

(A)一定大于后者            (B)一定等于后者      

(C)一定小于后者            (D)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

4、最先叫出统计学之名的是(    )。

(A)政治算术学派    (B)凯特勒  (C)国势学派   (D)恩格尔

5、以下哪种调查的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普查(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

(A)组中值                   (B)组距

(C)组数                     (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520       (B)510  (C)530      (D)540

9、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5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0、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5%,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

(A)66.97%            (B)105.03%

(C)93.14%            (D)92.78%

11、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12、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

(A)小于平均差                   (B)大于平均差  

(C)等于平均差                   (D)不会小于平均差

13、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

(A)人口出生率                   (B)产值利润率  

(C)恩格尔系数                   (D)工农业产值比

14、某造纸厂2004年产量比2003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 ,则该厂2004年产品单位成本(    )。

(A)减少6.2%               (B)减少5.15%

(C)增加12.9%              (D)增加1.75%

15、某企业按200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2003年工业总产值指数为120.5%,这说明(    )。

(A)产量增长了20.5%                  (B)价格增长了20.5% 

(C)由于价格变动使产量增长了20.5%    (D)由于价格变动使产量增长了120.5%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A)算数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3、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4、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

(A)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D)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

5、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个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某人的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时间序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     )和(     )。

2、综合评价的常规方法有总分评定法、指数综合法和最优值距离法、(     )法。

3、总体成数P的平均数等于(     ) ,其方差为(     )。

4、某班数学平均75分,英语平均80分,则该班两门课总成绩平均(     )分。

5、强度相对数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等成正相关,叫做(     );反之,叫做(     )。

6、价格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8%,则物价上涨(     )。

7、时间序列的波动可以分解为趋势变动、(     )、 循环变动和随机变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什么是统计总体?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2、统计综合评价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3、简述卡尔·皮尔逊法则。

4、什么是正相关和负相关?并举例说明。

5、标志与指标的关系如何?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1999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2、调查一批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的资料,合格品率有过99%、97%和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

3、已知:n=6,

要求:

(1)计算变量x与变量y间的相关系数;

(2)建立变量y倚变量x变化的直线回归方程。

(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4、某地区对某种商品的收购量和收购额资料如下:

商品

收购额(万元)

收购量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A

B

200

50

220

70

1000

400

1050

800

试求收购量总指数和收购价格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