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15分)
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体学生 (B)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众数的计算( )。
(A)只适合变量数列 (B)只适合品质数列
(C)既适合变量数列又适合品质数列 (D)两者都不适合
3、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B)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C)该市所有自行车 (D)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
(A)变量值的大小 (B)组数
(C)组中值 (D)各组的界限
5、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2%,实际提高6%,则超额完成计划( )。
(A)103.9% (B)3%
(C)4% (D)3.9%
6、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
(A)越小 (B)越接近于0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
7、某造纸厂1999年产量比1998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 ,则该厂1999年产品单位成本( )。
(A)减少6.2% (B)减少5.15%
(C)增加12.9% (D)增加1.75%
8、若要观察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展现出来的总态势,需要测定现象的( )。
(A)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
9、在统计综合评价中,( )。
(A)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
(B)评价项目体系是单一层次的,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
(C)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00
(D)评价项目体系是多层次的,每个子系统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00
10、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11、时间数列的项数是9,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 )个。
(A)8 (B)9
(C)10 (D)7
12、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头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
(A)简单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加权序时平均法 (D)首尾折半法
13、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
(A)越小 (B)越接近于0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
14、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15、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
(A)у=6000+24х (B)у=6+0.24х
(C)у=24+6000х (D)у=24000+6х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众数是( )
(A)位置平均数 (B)总体中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E)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2、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现象间确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B)相关系数r必须等于1
(C)y与x必须同方向变化 (D)现象间着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E)相关系数r必须大于0
3、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A)平衡作用 (B)权数作用
(C)稳定作用 (D)同度量作用(媒介作用)
(E)调和作用
4、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D)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E)数列中的指标数值通常通过间断登记取得
5、综合评价结果的局限性是( )。
(A)综合评价结果不具有唯一性 (B)综合评价结果绝对性
(C)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 (D)综合评价结果具有主观性
(E)综合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 )和( )两类。
2、全面调查包括( )和( )两种。
3.一个由100人组成的群体,无论它有51个女人(和49个男人)或者99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其性别变量的众数都是( )。
4.概率是( ) 到( )之间的一个数,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经常性。
5.“取值范围是8到12”是一个( ) 。
6.散点图是以( )轴为自变量,( )轴为因变量的一个图。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统计绝对数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2、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3、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4、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5、什么是统计总体?什么是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某高校某系学生的体重资料如下:
按体重分组
(公斤) |
学生人数(人) |
|
52以下 52—55 55—58 58—51 61以上 |
28 39 68 53 24 |
|
合计 |
212 |
|
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学生体重的算术平均数和众数。
2、根据下列资料计算某地区第四季度就业人口数占劳动力资源数的平均比重。
日 期 |
9月30日 |
10月31日 |
11月30日 |
12月31日 |
就业人口(万人) 劳动力资源人口(万人) |
280 680 |
285 685 |
280 684 |
270 686 |
3、某地区1996年——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如下:
年 份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
40.9 |
|
68.5 |
58 |
|
|
发展速度 (%) |
环比 |
— |
|
|
|
|
定基 |
— |
|
|
|
151.34 |
|
增长速度 (%) |
环比 |
— |
10.3 |
|
|
|
定基 |
— |
|
|
|
|
要求:A、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B、计算1997—2001年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C、以1997年为固定基期,计算1998—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4、某厂三种产品的产量情况如下:
产品 |
计量 单位 |
出厂价格(元) |
产量 |
||
P0 |
P1 |
q0 |
q1 |
||
A B C |
件 个 公斤 |
8 10 6 |
8.5 11 5 |
13500 11000 4000 |
15000 10200 4800 |
合计 |
— |
— |
— |
— |
— |
试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个方面分析出厂价格和产量对总产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