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信息>>课程大纲


第四章 栅格数据模型(8课时)
  一、栅格数据模型要素
  二、卫星图像
  三、数字高程模型
  1.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
  2.DEM表示方法
  3.DEM应用
  四、其他类型栅格数据
  1.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2.二进制扫描文件
  3.数字栅格地图
  4.图形文件
  5.特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栅格数据
  五、栅格数据结构
  六、栅格数据编码与压缩
  1.直接栅格编码
  2.栅格压缩编码
  七、数据转换与综合
  1.矢量—栅格转换
  2.栅格—矢量转换
  3.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

第五章 GIS数据获取(10课时)
  一、现有GIS数据
  二、元数据
  三、现有数据转换
  1.直接转换
  2.中性格式
  四、创建新数据
  1.遥感数据
  2.野外数据
  3.有x、y坐标的文本文件
  4.用数字化仪数字化

第六章 属性数据管理(8课时)
  一、GIS中的属性数据
  1.属性表的类型
  2.数据库管理
  3.属性数据的类型
  二、关系数据库模型
  1.SSURGO:一个关系数据库实例
  2.规范化
  3.关系类型
  三、合并、关联和关系类
  1.合并
  2.关联
  3.关系类
  四、属性数据输入
  1.字段定义
  2.数据输入方法
  3.属性数据校核
  五、字段与属性数据的处理
  1.添加和删除字段
  2.属性数据的分类
  3.属性数据的计算

第七章 属性数据管理(8课时)
  一、地图的符号表示
  1.空间要素与地图符号
  2.色彩的运用
  3.数据的分类
  4.制图概括

二、地图的种类
  三、地图的注记
  1.字体的变化
  2.字体变化的选择
  3.文字在地图主体的放置
  四、地图设计
  1.排版
  2.视觉层次
  五、动画地图
  六、地图的生产

第八章 空间分析(8课时)
  一、空间分析概述
  二、矢量数据分析
  1.缓冲区分析
  2.叠置分析
  三、栅格数据分析
  1.局域运算
  2.邻域运算
  3.分区运算
  四、空间插值
  1.空间插值的概念和理论
  2.空间插值方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