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 矢量数据模型>>学习内容>>知识点一
我们通过上述视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空间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分类、矢量数据的获取及其表示方法。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地理信息(GI)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空间数据表示地理要素的几何特征,如位置、形状、面积、长度等;属性数据表示地理要素的非几何特征,如河流名称、土地利用类型等。 空间数据结构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可分为基于矢量的数据结构和基于栅格的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的获取方式通常有:
(1)由外业测量获得。可利用测量仪器自动记录测量成果(常称为电子手簿),然后转到地理数据库中。
(2)由栅格数据转换获得。利用栅格数据矢量化技术,把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
(3)跟踪数字化。用跟踪数字化的方法,把地图变成离散的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优点:冗余度低,结构紧凑,并具有空间实体的拓扑信息,便于深层次分析,且输出质量好、精度高。
矢量数据结构是通过坐标值来精确地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的,可以表示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的实体。当问题可描述成线和边界时,特别有效。
矢量数据的获取方式通常有哪些( )
A、外业测量
B、栅格数据转换
C、跟踪数字化
D、航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