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练习答案


1.视觉的三个属性,即色调、明度和彩度。色调,是一种色彩与另一种色彩区别的性质,如红色与蓝色即为不同的色调。色调也可定义为组成一种颜色的光的主波长。人们通常倾向于将不同的色调与不同类型的数据联系起来。亮度,是一种色彩的明度或暗度,其中,黑色为低值而白色为高值。在地图上,我们通常感到较暗的符号更重要或更具分量。彩度,又称为饱和度或强度,指的是一种色彩的丰富程度或鲜艳程度。完全饱和的色彩为纯色,而低饱和度的色彩则偏灰。通常,色彩饱和度越高的符号其视觉重要性也越大。色调是适于表征定性(标称)数据的视觉变量,而亮度与彩度则更适于表征定量(排序、区间和比率)数据。

2. GIS软件中常见的数据分类方法:

(1)等间隔。使分类结果中每个类的数值间距(数值变化范围)相等。

(2)几何间隔。该方法将数据值通过逐渐递增的间隔进行分类。

(3)等频率。也被称为分位数,该分类方法用类别数去等分数据数,使分类结果中每个类型含有相等数目的数据值。

(4)标准离差。这种分类方法将平均值向上或向下偏移标准值(5.1.0等)的单元为类别分类点。

(5)自然断点。又称Jenks优化法。本分类方法将对数据分组进行优化(Slocum et al., 2008),通过使用一个算法把同一类别中的数据值异最小化,把类别一间的数据值差异最大化。

(6)用户自定义。该方法让用户选择合适的有意义的类别分割点。例如,按州绘制人口变化率地图时,用户可以选择0或者全国平均值作为类别分割点。

返回本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