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学习内容>>知识点二
我们通过上述视频深入了解了GPS系统的建立的历史、导航原理、信号特征以及相关技术。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300亿美元,经过方案论证与初步设计、全面研制和试验与实用组网阶段,于1989年开始发射正式工作卫星,1994年全面建成。
GPS的空间部分由24(21+3)颗高度约20200 km的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其中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12恒星时。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卫星,卫星轨道为圆形,可以保证全球任何地区、任何时刻有不少于四颗卫星以供观测。
GPS的地面控制系统包括主控站有1个,监控站有5个,3个注入站。
GPS定位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形式:伪距测量、载波相位测量、多普勒测量和卫星射电干涉测量。
根据DGPS基准站发送信息方式的不同可将DGPS定位分为三类,分别是()
A. 位置差分
B. 伪距差分
C. 多普勒差分
D. 载波相位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