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章 遥感概述>>电子教案>>知识点二
遥感是一种根据电磁波理论,不与目标物接触,从远处用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相互间关系的综合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能够实现对全球范围的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立体探测,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
信息获取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设备接受、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探测过程。地球表面地物目标空间信息获取主要由遥感平台、传感器等完成。
遥感平台 (Platform)是装载传感器的工具或设备,主要有地面平台(如遥感车、手提平台、地面观测台等)空中平台(如飞机、气球、其他航空器等)、空间平台(如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等)(图10-3)。
传感器 (Sensor) 是接收与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包括遥感摄影机、光机扫描仪、推帚式扫描仪、成像光谱仪和成像雷达等。
图10-3 遥感平台
遥感器接收到地物目标的电磁波信息,被记录在胶片或数字磁带上。从遥感卫星向地面接收站传输的空间数据中,除了卫星获取的图像数据以外,还包括卫星轨道参数、遥感器等辅助数据。通常用数字信号传送。遥感图像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时,经常采用二进制脉冲编码的 PCM 式(pulse code modulation: 脉冲编码调制)。
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各类遥感卫星数据,并进行卫星接收方式、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地面站生产运行系统包括接收站、数据处理中心和光学处理中心。接收站接收卫星传送回来的信息数据,记录在磁带上,交给数据处理中心对原始遥感数据进行辐射和几何校正,消除畸变,恢复图像,再供用户使用。光学处理中心则生产不同用途的各种比例尺的图像产品。
地面站接收的卫星数据通常被实时记录到 HDDT(high density digital tape ,高密度磁带)上,会根据需要拷贝到 CCT(computer compatible tape ,计算机兼容磁带) 、光盘、盒式磁带等其他载体上。 CCT 、光盘、盒式磁带等是记录、保存、分发卫星数据等最常用的载体。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China Remote Sensing Ground Station)建于1986年,地面接收系统在北京密云境内,接收我国陆地面积80-95%的遥感卫星数据。目前可接收美国Landsat-5/7,SPOT-1/2/4,欧空局ERS-1/2,日本的JERS,加拿大RADARSAT,中巴资源卫星CBERS等数据等。数据处理中心位于北京海淀区。
遥感信息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掌握或清除遥感原始信息的误差,归纳探测目标的影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遥感图像加工的各种技术方法的统称。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硬件包括计算机、显示设备、大容量存贮设备、图像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部分包括由数据输入、图像校正、图像变换、滤波和增强、图像融合、图像分类、图像分析以及计算、图像输出等功能模块。
遥感信息提取与应用系统是从遥感信息中有针对性地提取感兴趣的专题信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模型对遥感信息进行研究,判定目标物的性质和特征或深入认识目标物的属性和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成遥感信息的提取分析,在军事、地质矿产勘探、自然资源调查、地图测绘、环境监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具体领域应用或辅助用户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