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一章 遥感原理>>学习内容>>你问我答


问题一:什么是电磁波谱?

回答:γ 射线、 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微波、短波、中波、长波和超长波等)在真空中按照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构成了电磁波谱。其中,可见光包括紫波段、蓝波段、青色波段、绿波段、黄波段、橙色波段和红波段。在光学遥感中,传感器的波段一般设置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以及近红外波段。

电磁波谱

问题二: 简述植被、土壤和水体的光谱特征?

回答:可见光波段:在0.45μm附近(蓝光波段)吸收谷;在绿光谱段0.55μm附近,形成反射率峰,植物呈绿色的原因。在0.65μm处(红光谱段)为一个吸收谷。

近红外波段:从0.76μm处反射率迅速增大,形成陡坡,至1.10μm达到峰值,反射率最大可达50%,之后保持平顶。1.30 μm以后下降。

中红外波段:1.5-1.9μm光谱区反射率增大,在1.45μm,1.95μm,2.7μm为中心的波段附近受到含水量的影响,反射率下降,形成低谷。

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土壤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平滑,故在不同光谱段的遥感影像上,土壤的亮度区别不明显。

在干燥条件下同样物质组成的细颗粒的土壤,表面比较平滑,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而较粗的颗粒具有相对较低的反射率。有机质含量高,也使反射率降低。在地面植被稀少的情况下,土壤的反射曲线与其机械组成和颜色密切相关。颜色浅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反射率,颜色较深的土壤反射率较低。黑土反射率远低于浅色的黄壤。

水的反射率很低,小于10%,远低于大多数其它地物。水体在蓝绿光波段有较强反射,在其它可见光波段吸收都很强,在近红外波段吸收更强。纯净水反射率在蓝光波段最高。随波长的增加,反射率逐渐下降,在近红外光谱段,反射率为零。含叶绿素的清水反射率峰值在绿光谱段。水中叶绿素越多,则峰值越高。这一特征可用来监测和估算水藻浓度。泥沙的散射作用,浑浊水反射率在各光谱段都高于以上两种水。反射峰值出现在黄红区,随波长的增加,反射率逐渐下降到零。

接下来我们进入知识归纳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