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一章>>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二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学校体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各种特征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从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和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出发,学校体育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

学校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旬,它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和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总是具体、坚定地反映出社会的发展需要,表现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进一步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学校体育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同,因而决定了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只有认识这种不平衡,才能使我们在管理决策与具体举措上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积极发展我国学校体育。

(三)学校体育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特征

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主要是国家对学校体育实施统一领导和宏观管理。从而保证学校体育目标的全面完成。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保证学校体育社会主义方向和学校体育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也允许各省市、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把统一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学校体育搞得更好。

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随着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的不断拓宽,促使了人们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也越来越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目标;教养的目标;教育的目标;竞技的目标;娱乐的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等。这些目标互相联系,构成了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新体系,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核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竞技运动培养人才,满足学生精神娱乐等多方面的追求和享受,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学校全面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为21世纪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二)学校体育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向发展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吸收了国外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先进理论与经验,把世界的和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特色。

1.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方面的特色:

(1)社会需要与主体需要相结合

(2)育体与育心相结合

(3)增强学生体质与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相结合

2.在学校体育内容方面的特色

我国学校体育的内容,是由学校体育的目标、体育与教育的特点、世界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我国的国情及民族传统所确定的,体现了如下特色:

(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2)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3)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3.在学校体育方法方面特色

(1)统一安排与自主活动相结合

(2)严格的组织纪律与营造生动活泼的体育氛围相结合

(3)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相结合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5)校内与校外活动相结合

(三)学校体育管理逐渐向科学化发展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管理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国基本上建立并健全了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依法治体”是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等,使我国学校体育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