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学习下面的案例
案例
每天设定好的时间一到,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就开始了:基础体操技巧练习加“课课练”项目,既有集体活动,又有自主练习,上下午各30分钟。该校的孩子们天天活动时间在一小时以上,每个人都能做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前后滚翻等动作。
10年来,伴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2007年中央7号文件印发后,我国学校体育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提高认识、制度建设、资金投入、条件改善、师资配备、校园足球发展和增强青少年体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而随着2014年校园足球交由教育部牵头,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的学校体育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为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切实落实中央7号文件,我国先后于2008年、2009年在江苏、重庆召开了两次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大会,2010年在陕西召开了落实一小时推进大会。全国近30个省份以党委和政府的名义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几年来,很多地方加大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学校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在各地强有力的支持下,阳光体育运动的星星之火迅速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呈燎原之势,全国所有省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响应号召并积极投身到阳光体育运动中。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教育部门“小学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四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的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
不少学校向时间要效益,将每节课减少5分钟,用于体育活动时间;许多地方要求每周减少一节地方课时,相应增加一课时用于学生课后体育锻炼。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把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列入到作息时间表和总课时表中。
各级各类学校发挥各自学校的优势,因地制宜、开拓进取,组织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锻炼效果好的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班班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10年来,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从“要我锻炼”转变为“我要锻炼”。学生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每天锻炼一小时蔚然成风。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多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并出现止跌反弹趋势。
10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青少年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必须看到,实现学校体育工作战略性突破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距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进展没起色的情况仍然存在,“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依然不够牢固,少数学校存在削减、挤占体育课的现象。
从本案例中可经看出,学校体育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这也标志着学校体育的地位在不断的提升。曾有人这样说过:“没有健康的体魄就很难有所作为。”毛泽东也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作为在学校体育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能使学生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你是否掌握了学校体育地位的理论知识?下面我们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