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二

第三章  体育教学的目标、过程



知识点二: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研究体育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更是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过程,掌握其精神实质、特点和规律,才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与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包括认识与实践两个基本方面。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促进自身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又不完全同于人类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其次,是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再次,认识的任务具有特殊性。

再从实践方面去看,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有其特殊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目的的特殊性。二是实践环境的特殊性。三是实践的方式特殊性。

总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调控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同时,体育教学过程是特定时空连续运行过程,并且有向前运行和阶段性与层次性。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

体育教学过程,即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或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发展运动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究竟包含着哪些基本要素呢?下面就组成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谁在教?无疑,是教师。没有体育教师的教,充其量只能是自学自练,体育老师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教师是体育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其次,教学过程到底是为谁而组织的?当然是学生。没有学生也就无所谓教学过程了;还有这个教学过程是谁在学?当然也是学生。因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

第三,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目标的载体是什么?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借助相应的体育教材。教材是学生的知识源泉,知识信息的载体。教师应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和教学的具体情况,认真精选和设计教学内容,解决好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教材通常分为显性教材和隐性教材两大类。体育教材内容是体育教学过程最具实质性的要素。

第四,体育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一样,是教师要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那么,通过什么去传递呢?是传播媒介。主要指体育教学环境条件和方法(包括语言、教学方法、组织措施、场地器材、设备和电化手段等)。传播媒介是体育教学过程的物质要素。

第五,为什么要组织这个体育教学过程?那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目标是体育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由上简述,可见体育教学过程,是同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传播媒介和教学目标等要素所组成。

三、体育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体育教学各要素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这不但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一般教学规律和特殊教学规律两类。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是指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所共有的普通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体育教学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要受一定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特别是一定社会教育目标及其内容的制约。同时,体育教学必须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需要相适应,并随着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2.认识规律。教学过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它的方法论基础。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过程中, 必须遵循认识活动的规律。

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实际,因材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4.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5.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教育、教养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统一整体。教学实践表明,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中。

6.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任何一门课程都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在教学过程中,内容决定形式,教学内容也影响着教学的进程。这些说明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其他规律也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体系的形成。

7.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中已指出过体育教学的五个基本要素各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且各要素又都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他们不是孤立、简单地产生的,而是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作用下产生的。

8.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体育教学过程实质是师生双向交流信息的一个有序、动态、可控、反馈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后,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学生传出各种信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接受信息经“内化”后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并产生出效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接收到反馈信息后,经分析并按现状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及时调整教学部署、方法与手段,再向学生发出新的信息。体育教学过程就是在这样的控制、反馈中完成的。体育教学过程的反馈是多层次的,可分为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两种。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是指体育教学过程所特有的规律。

1.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技能的教学过程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动作技能的形成通常分为3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和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在进行运动时,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机体对这些变化,有一定的反应与适应过程,它是有一定规律的。当人体开始运动时,身体承受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体内能量储备逐步下降,这一期间,称为“工作阶段”;经过间歇和调整,可以使体内的能量储备逐渐恢复并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这是“相对恢复阶段”;再经过合理的休息和能量补偿,机体恢复功能可以超过原来的水平,称为“超量恢复阶段”。

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同时参加活动,在反复的练习和休息的交替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功能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呈上升——稳定——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