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既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形势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考虑到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力求既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又符合我国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本课程的健身与育人的功能和价值。
1. 现代社会劳动生产方式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劳动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例如,在劳动过程中,伏案工作方式的增加,导致人的体力付出越来越少,脑力付出越来越多;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愈来愈紧张;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导致生产过程中人际交往减少,人际关系淡漠等。
2.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特点
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各种生活活动的方式,这些方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城市化的生活给人类带来巨大的革命性变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面貌,并给人们带来了舒适与便利,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如活动空间的缩小、体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的减少、饮食中高脂肪和高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多等等。
3.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的健康带来益处,另一方面又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其主要表现为:
(1)人体的生物结构和机能退化
(2)现代生活方式病的蔓延
人类社会出现新的健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家庭问题,而是涉及整个社会与国家的问题,它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健康促进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在1946年就明确指出:“健康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权,不论人们的种族、宗教、政治、经济或社会地位如何。”1997年第4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确定了21世纪健康促进的主要目标:提高对健康的社会责任感;增加健康发展的投资;巩固与扩大健康领域的伙伴关系;提高社区能力并使个人参与;保证健康促进所需要的资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健康界、体育界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肌肉力量、耐力与柔韧性等体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骨折等疾病的危险性,同时还可以缓解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因此,大众体育成为国际健康促进运动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国政府也表现出对大众体育的高度关注,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各国对健康的高度关注和大众体育的迅速发展,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说,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外部动力。
(一)、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念
1. 注重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体育的兴起,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都十分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活动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还通过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
2.突出增进健康的目标
随着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都突出增进健康的目标。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体育培养人格
各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都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师要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的有机联系,注重体育对人格培养的特殊价值,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情绪、自主学习和社会交往的能力等。
(二)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内容
1.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开设的模式
(1)健康与体育合设一门课程的模式
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新西兰和中国台湾省等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设立了健康与体育课程。日本也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合设为一门课程,小学取名为体育课,中学取名为保健体育课。
(2)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分设的模式
英国、美国(大多数州)等国家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分设,分别颁布体育课程标准和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3)体育与生命安全基础两门课程分设的模式
俄罗斯分设体育与生命安全基础两门课程。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将体育课程改造成为有明确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融入体育之中的新课程,并以此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重要途径。
2.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使学生达成体能、体育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态度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目标。
(1)注重体能的增强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的提高
(3)强调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人生态度
3.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改革
(1)课程内容呈现多样性、选择性和指导性
(2)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4.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
(1)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绝对性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
(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三)对我们的启示
1.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时,既要注意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正确体育态度及人生态度的形成。
2.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建构方面,要处理好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项目与学生身心特点的关系、统一要求与选择性和弹性的关系。
3.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时,要注意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淡化体育学习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使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和不断提高。
4.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管理方面,既要考虑国家的需要和课程目标的实现,体现一定的统一性、严肃性,又要注重调动与发挥各地、各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与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