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大纲要示,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对固定的学生所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体育课的实质是由它的目标、内容、教法、学法,以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体育课的类型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通常是依据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来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类。
理论课主要指在教室里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的课。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不仅是指导学生体育实践所必需的,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安排,理论课一般分为:
(一)引导课
是指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使学生明确新学期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所学的内容以及考核项目与标准等。
(二)理论课
主要指按照教学计划系统安排的室内理论讲授课。根据我国学校的体育场馆情况,理论课一般安排在雨天、雪天进行,也可根据季节或重大活动的特点加以安排。上好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课应注意:
1.要根据体育课程标准要求系统安排,做好充分准备。
2.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
3.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4.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确把握教学进度,严格课堂纪律,确保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实践课是指在体育场馆(室外操场、体育馆或健身房等)实际从事运动动作练习的课。根据一节课所要实现的具体教学目标。实践课通常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
(一)新授课
新授课是指以学习新教材为主的课。在组织新授课时应注意:
1.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注意揭示新学内容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的内在联系。(前滚翻——鱼跃前滚翻)。
2.要使学生对新学内容有正确、完整的概念,正确地运用讲解、示范及练习过程中的各种教法措施,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动作。(如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
3.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在学生体力充沛、精力集中的条件下学习新内容,以提高学习的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在课的前半部,意志力和情绪)。
4.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抓住关键,着重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如排球,手臂击球的位置、飞行路线、身体移动)。
5.要有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生理负荷。
(二)复习课
复习课是复习、改进和提高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的课,其具体教学目标是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提高动作的质量。要组织复习课时应注意:
1.应根据学生已经掌握动作的实际情况,对复习教材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2.在统一指导的基础上要加强区别对待。
3.合理加大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
(三)综合课
是指一节课既学习新内容,又复习已学过的内容的课。其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既要学习和初步掌握部分内容,又要改进和提高部分内容。在组织综合课时应注意:
1.要合理搭配新授与复习的内容,以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巩固。
2.要合理安排新授与复习内容的教学顺序,如果是同一教材,通常是先复习后新授,如果是不同教材,要先新授后复习。
3.根据新授与复习内容的特点及本课具体教学目标,要合理地安排练习次数与生理负荷。
(四)考核课
是指以检查学生成绩为主的课。其具体教学目标是给予学生学习某一教材的情况以终结性评价。通常安排在某一单项寿堂的最后,或学期结束前进行。在组织考核课时应注意:
1.要向学生讲明考核的目的,端正学生对考核的态度,积极认真地参加考核。
2.要根据考核项目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同时应注意加强安全和保护措施。
3.要明确宣布和严格执行考核的要求、标准、次数,防止投机取巧和作弊现象。
4.要注意加强教学因素,在正式考核之前,适当地安排复习改进,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5.要认真做好考核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培养助手,布置场地器材,准备好成绩登记表,合理配对分组等。
此外,室内锻炼课,即在风雪雨天不能在室外上课,又无体育馆、健身房时,可利用教室组织学生从事身体锻炼课。教学内容一般可以采用室内徒手操、室内轻器材操、室内身体素质锻炼、室内体育游戏、以及部分或基本教材内容等。组织这类课应注意:建立室内锻炼课的常规;加强组织纪律教育;明确规定、合理放置桌椅。
除了上述分类外,根据课的性质还可以将体育课分为教学课、锻炼课、综合课;根据一节课中出现基本教材数量也可以将体育课分为单一课、综合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