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二 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选题

1.B   2.B   3.D  4.A  5.D   6.D  7.C   8.B   9.D  10.D


三、填空题

1.乐、射、御

2.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学校后体育

3.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4.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和矫正法

5.正,侧

6.西周

7.准备、基础和结束

8.动作示范,教具和模型演示,电影和电视录像,定向和领先,助力和阻力。

9.新授、复习、综合和考核。

10.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和基础性


四、简答题

1.了解课的教学目标、内容与组织教法;明确测定者的分工,一般是一人实际测定,一人记录;准备好测定记录表(如下表)和电子表一只;选择好测定对象,一般是选择班级里中等水平的学生等。

2.社会的需要、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3.(一)要在练习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二)认知不同;(三)教学内容;(四)教学方法;(五)教学组织形式(六)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七)教学中的教育工作。

4.学生队伍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看得清“示范”、“演示”,听得清教师的指导,学生尽可能背阳光、背风沙、背干扰站立;队伍的站立应有利于教师的观察、帮助、指导、调控;有利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互相观察与帮助;学习与练习队形应符合安全与卫生的基本要求;练习队形的站立应有利于提高练习密度。

5.师生应及时收回器材;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并及时时行课后小结。

6.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课中学生从事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每节45分钟的课测5-8次,一人记录,一人测定。取班级中中等水平的有代表性的学生。测定的部位有桡动脉、颈动脉及心尖部位。

五、问答题

1.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的具体方法:

①运用语言和直观的方法,不断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要用生动而准确的描述性语言和手势等帮助学生明确动作的顺序、要领,要运用各种诱导性、转移性练习,来防止受旧技能干扰。

②根据错误动作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和自我暗示法等进行纠正。

2.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