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文本学习>>知识点三

第四章  领导体制与领导集体



知识点三:领导集体


一、领导集体的含义

领导集体,一般也称为领导班子,是由若干负有特定职责的领导者组成的。比如,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班子、高等学校的领导班子等都属于公共行政领导集体的范畴。领导集体在行政机关及各种非行政机关的公共行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是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决策、指挥核心。

公共行政领导集体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社会有关契约,按照一定程序组织起来的,一般有法律或规章制度规定的任期限制。领导集体因其层级和职权范围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人员构成和名称。同时,不同的领导集体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各异。

公共行政组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首长负责制。领导集体召开会议,讨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由该级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召集和主持。领导集体的主要作用是依靠领导者的集体智慧,讨论决定公共行政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体现公共行政管理中的民主集中制、首长负责制和集体领导制相结合的原则。邓小平指出,领导班子的问题,是关系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不要说带领群众前进,就是开步走都困难。因此,首先强调要把领导班子的问题解决好。

实践证明,在公共行政组织中能否建立一个坚强的、精干的领导班子,能否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的作用,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领导集体是公共行政组织的指挥部和司令部,在各种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组织工作的好坏就取决于领导集体的强弱和集体作用发挥的优劣。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领导集体结构的科学化

公共行政集体能否正常运作并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不仅取决于每个领导成员的素质高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集体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科学化的要求。研究领导集体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对于提高领导效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谓领导集体结构的科学化,就是要求领导班子中各种不同素质、经验、年龄和各种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的比例要达到一个合理的结构。要实现这一目标,配备领导班子时,就必须从公共行政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公共行政领导工作的特点和需要。

1. 领导群体结构科学化的特点

一般而言,科学的、合理的公共行政领导群体结构具有以下特性:

(1)集合性。

集合性即依据人事相符的原则,根据工作性质、任务、职责范围,合理确定领导集体成员的职数。领导职数就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必然造成人浮于事,内耗丛生;少了必然导致工作上的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2)相关性。

相关性即根据班子成员的专业、年龄特点、智力优势、性格特征等,将其安排到最适合发挥特长的工作岗位。我想把这个唐太宗李世民“用人如器”的观点所强调的就是人各有所长,要用人之长,避其之短。

(3)目的性。

领导集体只有保持目的的一致性,才能形成合力,配合默契,步调统一。否则,离心离德、一盘散沙只能导致工作的失败。

(4)整体性。

领导集体结构优化的标准就是发挥班子整体功能。结构合理,就有可能产生“1+1>2”的效应,整体功能较大;结构不合理,则可能是“1+1 < 2”, 整体功能较小,甚至因内耗产生负效应。

(5)是我适应性。

一个领导班子要保持结构的优化,不能仅靠外力的作用,更主要的应建立在自我适应、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各领导成员之间也更需要在相互磨合中达到默契,通过建立自动反馈调节体系,不断消化内部差异或矛盾,求得协调和平衡。

(6)动态平衡性。

领导集体的组成人员不可能一成不变,常有调入和调出。即便组织人员不变,亦会因年龄、知识更新等问题导致领导集体结构的变化。要是领导集体结构优化,必须使领导成员中各类人员的配比大致保持一个常数,既要避免“大换血”, 导致工作缺乏连续性,又要防止缺乏更新机制而形成“一潭死水”。

2. 领导集体结构科学化的内容

领导集体结构的科学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结构是指由职责、任务决定领导班子中各类专业人员的组成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和专业不断分化,分支学科不断出现。领导班子是综合决策机构,决策对象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为了使公共行政组织的决策合理、正确、高效,领导班子就必须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

合理的专业结构不仅意味着领导班子中的每一个成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意味着班子在整体上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形成一个专业知识的立体结构,在总体上具备解决与不同专业相关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不同类型的组织,其领导成员专业知识结构的比例各不相同。为此,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级别和层次的领导成员应达到何种学历和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知识结构的比例作出相应的规定。

(2)能力结构。

专业知识属于观念形态,只有和人的能力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缺乏知识的能力是低层次的能力,缺乏能力的知识是僵死的知识。各种知识并不能把他们自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取决于能力。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人的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人从理论上推断出构成因素在120种以上。一般来说,人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直观判断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自我适应的能力、预测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反馈控制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办事能力等。

领导集体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工作,从上下左右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在班子中,需要具备各种能力的人才按一定比例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一个理想的领导班子中,既要有头脑清醒、把握全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帅才,也要有威信高、有魄力、有胆识、有计谋、行动果断、办事利落、具有指挥能力的将才;既要有品质高尚、以身作则、受人尊重、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才,也要有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办事公道、执法如山、监督有力的“铁面包公”; 既要有慧眼识才、真心爱才、热心育才、善于用才、具有做组织人事工作能力的“伯乐”, 也要有思维敏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锐意改革、具有开拓能力的人才能等。领导集体的能力结构因素主要是行政能力和专业能力。对于负责全面工作的主要领导来说,重要的是应具备组织指挥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对于各个具体工作部门的领导来说,则应具备本职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的组合状态。年龄结构的合理化,不是单纯对领导成员的个体年龄进行限制,而是要求整个领导班子保持老中青干部各占适当比例的梯队结构。年富力强的成员是主体,大体的平均年龄与领导层次相适应。

老中青干部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如果领导班子都由老干部组成,就可能同步老化,精力不济。如果都由青年干部组成,又可能经验太少,缺乏连续性。老中青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发挥出最佳效能,而且使领导班子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中,有利于新老交替。干部年轻化是一种世界趋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年轻化和现代化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现在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年龄与智力之间有定量的关系,比如记忆的最佳年龄是18~29岁,动作和反应速度的最佳年龄是18~29岁,比较和判断的最佳年龄是30~49岁。在老中青三者的比例上,一般应使中青年干部占多数或大多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领导班子的年龄要求应有所不同,但不能层层递减。

(4)性格气质结构。

在一个合理而完整的领导班子结构中,领导成员的性格、气质应当是协调的。不同人的气质和性格迥然不同,每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往往既具有积极的一面,又具有消极的一面。领导班子成员应该谋求不同气质之间的相容性,尽量减少内耗。合理的气质结构体现为领导班子成员的不同优良性格有机的构成一个整体,彼此间既可实现气质互补,又可避免相互摩擦,从而使班子达到协调一致。实现领导班子成员气质结构的优化,还要注意在“四化”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性格赋予不同的职务。为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一般来说,一个领导班子中应该有一个主导型人才。这种人才善于深刻认识自己,意志坚强,富于创造性,在群体中是角色的传递者、对立和矛盾的斡旋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其他人,影响集体。

(5)工作组的结构。

所谓工作组织结构,是指领导集体中按职责进行分工的领导者组成的组织。现代公共行政领导集体应该有四个职能组织即决策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反馈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由一个中心、三个机构组成一个完整的领导集体,有利于加强领导职责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利于提高现代领导工作效率。

配备履行各种职能的领导人,必须适合各种职能领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的要求。决策领导人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有永不衰竭的进取心,长于系统分析,善于判断决断;执行领导人要有出众的组织管理才干,善于识人用人,精于指挥协调,勇于承担责任;法反馈领导人必须思维活泼敏锐,知识兴趣广泛,吸收新鲜事物快,综合分析能力强,敢于直言不讳;监督领导人必须公道正派,铁面无私,原则性强,敢于碰硬,同时要熟悉业务,联系群众。只有使具有相应能力的人才处于相应的领导岗位,才能构成稳定的领导体系,也才能保证领导组织持续而高效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