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四

第四章  文本学习内容四



知识点四: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其基本要求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概念: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提示:语言不等于讲解,讲解不等于讲解法。

(一)讲解法

1、概念:讲解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方法。

2、要求:

A、要运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晰地获得全面而系统的知识;

B、要合理运用讲解法,做到精讲多练。

(二)问答法(谈话法)

1、概念: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2、优点:

A、便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B、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运用的注意之点:

A、问答的语言要简练;

B、问答时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C、问答要引导学生对练习的思考;

D、问答是穿插进行的,开始和结束部分较集中和问答更为重要。

(三)讨论法

1、概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获得体育知识或帮助学习运动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

2、优点:

A.能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合作和思考能力;

B.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绪。

例:引导学生讨论,谈心得,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四)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的基本要求

1、要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逻辑关系清楚,系统性强,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

3、要合理设疑和答疑。

4、要结合教具的运用进行讲解。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概念: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一)动作示范法

1、概念: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2、优点:

A.直观,对学生建立动作表象、顺序、技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有独特的作用。

B.准确优美的动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自居心理。

3、动作示范的“面”

A.正面示范:师生相对学生示范。主要用于展示教师正面的动作。如器械的握持。

B.背面示范:教师背向学生示范。主要用于展示教师背面的动作、左右移动的动作和动作方向、路线变化较复杂的动作。如武术套路。

C.侧面示范:教师侧对学生示范。主要用于展示动作的侧面和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动作。如起跳。

D.镜面示范:师生相对并与学生同方向示范。主要用于简单动作的模仿。如徒手体操。

4.动作示范法的相关要素

A.速度:根据需要通常有常速和慢速示范。

B.距离:以便于学生观察和安全为原则。

C.视线:学生视线与动作示范面越接近垂直越有利于观察。应注意选择有利的队形。

D.视线干扰:要尽量使学生背光、背风。

E.多媒体配合:示范与讲解、音乐或节拍器等相结合,以期取得最好的效果。

5.体育教学对动作示范方法的基本要求

A.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示范的目的通常有三类示范,即认知示范、学法示范和错误示范。

认知示范:对学生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示范。主要帮助学生建立整体形象。示范要准确,要引导学生注意建立完整的运动表象,不要拘泥于细节。

学法示范:告诉学生怎么学的示范。重点是动作的顺序、要领、关键、难点等。要引导学生注意动作的关键。

错误示范:展示学生错误动作的示范。重点是展示学生错误动作的外部特征。要注意把握示范动作的分寸,要着重突出要纠正的错误所在。

B.示范要正确、美观:正确是指动作符合规格要求,美观是指动作生动流畅。

(二)演示法

概念: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也是一种示范法,它可以弥补动作示范法的不足。

(三)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

概念: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产生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

A、完成动作不认真,敷衍了事;

B、对技术概念模糊不清;

C、受旧技能的干扰;

D、完成动作的能力限制;

E、疲劳所致。

2、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的具体方法

A、运用和直观方法,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作概念;

B、利用分解练习和降低动作难度等方法,强化正确动作,避免干扰;

C、根据动作错误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和自我暗示法进行纠正;

3、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时的注意之点:

A、要多鼓励,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错误和提出改进办法;

B、要抓主要矛盾,主要错误纠正后,相关错误可能随之消除;

C、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来纠正错误。

(四)运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

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演示器具,设计好演示时机和程序,备好课。

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

提出问题,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加强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方面的训练。

3、及时提示和总结,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演示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提示和总结,并可利用提问、讨论和练习等,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必然规律联系起来,从而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

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概念:指通过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运动技能、进行身体锻炼的教学方法。

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

(一)分解练习法

1、概念: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个部分,并按部分进行教学的方法。

2、优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2、优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4、分解的方法:

A、按动作技术的结构顺序分

B、按动作技术的结构反序分

C、按学习难度分

D、按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分

5. 进行分解教学时的注意之点

A、划分动作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各部分间应易于连接且不会破坏动作结构。

B、要使学生明确各部分在完整动作中的地位和相互联系。

C、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

D、始终要坚持分解法是为完整地掌握教学内容服务的基本宗旨。

(二)完整练习法

1、概念: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2、优点:能保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便于形成动作技术的整体概念。

3、完整练习法有时是在动作无法分解的情况下运用,这时应注意:

A、利用示范、演示等直观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使之对动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B、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开始不要拘泥于细节。

C、可通采用帮助和辅助措施来体会和掌握动作。

D、可适当降低动作完成标准,视情况再逐步提高要求。

E、积极运用合理的辅助练习和诱导性练习。

(三)领会教学法

自学(了解为主):

1、领会教学法与传统的技能教学的区别;

2、领会教学法的特点;

3、领会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4、你对领会教学法整体评价如何?

(四)循环练习法

1、概念: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个练习手段,设定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它是一种练习的方法。

2、优点:可根据需要有多样化的设计和安排,能提高练习的积极性,较全面地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能力。

3、运用时应注意:

A、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循环练习方式和站点。

B、练习手段应是学生所熟悉的,要合理搭配和组合。

C、每个站都要有明确的练习数量、时间和练习要求。

D、相邻练习站的负荷量和部位要注意交替。

E、要处理好量和强度关系,要有合理间歇时间。

(五)在教学中运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基本要求

1、要科学看待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因素。

要有适宜的负荷,但不能单纯追求负荷。

2、要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要符合教材的特点。

3、要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相结合。

4、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1、概念: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和比赛活动,使学生通过更生动的运动实践陶冶他们的性情、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兴趣的教学方法。

主要有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和情景教学法。

(一)运动游戏法

概念: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游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游戏的情节和竞争合作等因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运动竞赛法

概念:指通过组织学生比赛进行技能学习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也是一种游戏形式,但它与上述游戏法有所区别。

如从领会运动项目特性的角度出发,就有“尝试性比赛”、限制性比赛“和”总结性比赛等形式。

(三)情景教学法

以主要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于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

(四)运用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基本要求

1、活动前,要进行“情景”诱导和竞争欲望的调动。

2、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反映。

3、进程中要注意个体差异,要力求使每个学生都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

4、活动后,要做好总结,通过讲评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和教育。

五、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发现法

1、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的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独立地探究学习,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2、运用的指导思想:通过积极自主的活动,使学生在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得到培养。

3、优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 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过程:

A、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B、学生利用有关资料,探讨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

C、从理论或实践上检验假设,观点不同时可以辩论;

D、对结论补充、修改和总结。

(二)小群体教学法

概念:指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运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运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

2.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

3.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进入知识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