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本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成为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文章,是毛泽东发表的(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纪念孙中山先生》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 毛泽东说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强调要正确处理(   )

A.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B.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C.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关系

D.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3. 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基本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B.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D.实现四个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正确的有(   )

A.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规律

D.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

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我们必须(   )

A.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B.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C.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D.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3.毛泽东积极探索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包括(   )

A.强调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提出以苏为鉴

C.提出包产到户

D.强调改革开放


三、判断

1.《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3.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矛盾.

4.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

5.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7.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9.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工人阶级机器政党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10.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内部矛盾居于主导地位。

11.在社会主义社会,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12.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有专门论述。

13.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14.对于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团结—批评-团结”方针。

1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为后来社会主义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四、简答

1.请简述为什么说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