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帝国主义。
正确。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帝国主义。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创新。
错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要摆在首位的是党的政治建设。
正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4.在新发展理念中,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其主要内涵是全面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
正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现阶段落实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具体举措。共享理念的内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这是从共享的覆盖面来说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全面共享。这是从共享的内容来说的。共享发展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这是从共享的实现途径来说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四是渐进共享。这是从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来说的。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辩证统一。
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题1:
答案要点
(1)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所强调的“全面”注重于解决发展中的平衡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全面小康社会,是全领域小康,不是某一领域单兵突进,而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获得协调发展,做到了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全面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而不是某一群体、某一阶层、某一个民族的小康,做到了覆盖所有人口、惠及全体人民,没有出现有人掉队;全面小康社会,是全区域小康,而不是某一地区小康,做到了覆盖所有地区和城乡,没有让一个区域掉队。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顺利开启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题2:
答案要点:
(1)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