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本栏目是对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也许你会需要哦!
问题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史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回答:首先,古典人本史观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家们复归了古典时期的人本史观,宣扬人性,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情欲、人的道德、人的荣誉和功利重新成为历史著作的主题。
其次,历史研究队伍的世俗化。文艺复兴时期大批史家是凡夫份子,多数依附于王公贵族,与古典史家有相似的从政从军的人生经验,有些人还是时代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甚至有些是民间的知识分子,历史撰述趋向世俗化。
第三,严格认真的治史态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复兴希腊、罗马学术时,并未盲目信从,而是花费了大量精力搜集各种资料,比较优劣,对史书作细致地处理,以获取最可靠的知识,他们培养了一种批判史料的作风。
第四,历史写作形式呈多样化。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题材相当丰富多彩,大体包括这样几种类型:按编年顺序叙述的国别和世界通史,断代史,传记,专史,对古典作品的评注,古物研究与鉴赏,史学理论、尤其是有关史学任务的研究。
最后,民族史学的初步形成。文艺复兴运动所开创的是一种与中世纪迥不相侔的世俗文化,这种世俗化在史学领域的表现之一就是民族史学的兴起,它体现了一种逐渐形成中的民族主义意识,与近代国家的形成相伴随。
问题二:伏尔泰的史学贡献是什么?
回答: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先驱,是唯心主义史学派的创始人。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分子,伏尔泰的史学贡献大致如下:
首先,伏尔泰扩大了历史学研究领域,破除了原来的政治史传统,倡导文化史观,扩大了西方宏观世界史认识的研究领域,为后来西方史学上的文化形态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其次,伏尔泰敢于否定传统的世界史体系,用非宗教的观点解释世界历史,他放眼世界,否定欧洲中心说,把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扩大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最后,伏尔泰把历史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他认为,人类历史在不断前进,社会在不断发展,最终将会破除一切来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而这与神的意志是毫不相关的。
问题三:《罗马帝国衰亡史》中体现了吉本怎样的史学思想?
回答:首先,吉本具有历史连续发展的观念。吉本以其宽广的视野、用“罗马帝国的衰亡”这一概念和“基督教与蛮族的胜利”这一主题,贯穿并包容了公元2世纪至16世纪这1300多年间、以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为中心的、范围遍及古代世界三大洲的历史演变过程。其次,吉本用极其严谨的态度进行写作,非常重视占有原始资料。他广征博引、详加考订,对各种材料互相参照、进行比较研究,注解详尽。再次,《罗马帝国衰亡史》清楚地体现了吉本批判精神,他从大量的历史事实出发,对基督教的教义、教规以及基督教会进行了具体而有力的批判,历史地、批判性地分析了基督教对罗马帝国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与罗马帝国衰亡之间的关系,这是启蒙时代史学特点在他身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本对启蒙史学所作的主要贡献之一。
问题四:客观主义史学的史料批判原则有哪些?
回答:在撰史方法上,客观主义史学认为历史学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如实直书”。它主张历史学家在撰史过程中追求客观、公正,“消灭自我”,既不对历史的编撰加入史学家的主观性推断,也不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更没有必要根据历史过程预测未来和假设。该学派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以史料批判为保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外证”法即通过史料表现的形式,如语法、体例等是否合乎史料生成年代的规范来确定史料的真伪,通过不同著作、不同版本的互相校勘,使史料真伪毕现,这种方法自瓦拉以来使得到了发展;“内证”法是通过对那些不同人所著内容相同的史料进行参照分析,结合对撰述人的身世、性格、心理等各方面的考察,确定史料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