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拓展资源


文本资源

1.王晴佳《新文化史的兴起与史学的转向》.pdf

1980 年代以后,国际史学界发生了重大转变,新文化史应运而生。几乎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史与文化史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史学界相继复兴,社会文化史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和新的研究视角勃然兴起,与国际学术界兴起的新文化史遥相呼应。目前中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目前的社会文化史研究缺乏必要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缺乏深入专精的高水平著作,且面临发展“瓶颈”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文化史研究大多尚停留在对社会生活现象的低层叙述和浅层描述层面,缺乏必要的研究深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缺乏突破性的理论方法。该论文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探讨制约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瓶颈”问题。

2.徐浩《历史是文化——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转向》.pdf

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转向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转向的本质在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人类学的文化转向,它引起象征和符号人类学的文化取向代替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社会取向,从而导致历史学在理论、方法与写作实践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刻变革。该论文探讨了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转向的过程,象征和符号人类学的兴起,以及象征和符号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过程及其理论诉求。

3.夏继果《理解全球史》.pdf

该论文探讨了全球史的含义与全球史研究的意义及未来。作者认为全球史是人类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群体的互动中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全球史研究的价值取向是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它告诉我们,即使在1500年之前,欧、亚、非就已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协商合作、求同存异、互利互惠是非常重要的交往方式;全球化不可能导致西方社会模式的划一。这是客观历史进程使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应当进入历史学家的视野。全球史研究是“大规模的互动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来揭示这些互动。

进入本章练习